我喜欢文字,它会带给我一种安全感,文字会听我诉说,文字懂我在夜半流下的泪,文字懂我眼底的哀伤,文字懂我仰望天空时那一抹迷茫的笑。写作是我发泄途径,写作是我把所有不敢说不能说的话诉说出来的方式,只有这样,把它写出来,我才会感到轻松、轻松。
黑色的雁在干净的天空做着往返运动,它很幸运,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而我不知道我的目的地在何处?我只能让心随着身体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游荡。
妖冶的玫瑰在午夜盛开在午夜落败,掉落在水中的花瓣渲染了一池妖艳的红。生命就是这样,盛开、落败,不停的循环、循环。有人生、有人死、有人喜、有人悲,这个悲戚的世界总是如此。
我在这样悲戚的世界无魂魄地游荡着,谈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我用文字见证自己的成长,我以为用更华美的字眼才能让文字在我的笔下开出绚烂的花朵,没想到的是华丽的词章会将我极力掩盖的内心空洞显现在我自己的笔下、暴露在热烈的阳光下。
没有实现的梦想是空谈;没有牵挂的城市是空城。
我抬头望天,热烈的阳光将眼睛刺得生疼却依旧直视着那耀眼的光芒,张开双臂企图得到更多的温暖。
我如行尸走肉般穿行在这个喧闹城市的各个街道,寻找着未知的东西,也许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对的感觉。
站在高三的起跑线上,我真的明白了什么叫做不知所措。周围的人开始变得形色匆匆,空气里也开始透露出一丝丝令人窒息的紧张。而我,还沉浸在我那无忧无虑的美梦中,一如既往地进行着自由活动……当我遇到我高一的同桌时,发现他不再像过去那样不紧不慢地和我神侃了。而是,也换上了形色匆匆的衣装,跟我淡淡地一挥手就继续赶他的路了。突然觉得许多人都变了,变得如此遥远与陌生。我郁闷了很久,不知道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上帝要罚我一个人留在原地。这个曾经充满欢乐的世界,如今,只剩我一个,变得落寞与萧条。
我一如既往地偏激着、愤怒着,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也叫做年少轻狂?不知道失眠的症状是不是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如今的我,已整夜整夜的失眠。常常,坐着坐着就会想,今天在一起的好友,是不是明天就会成为生命的过客?仰起头,已看不到晴朗得透明的天空,接踵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疼痛的寂寞与空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安妮,喜欢姚雪漫。我被那些颓废而美丽的文字深深吸引着。或许,我和她们故事里的人物一样忧伤,一样颓废吧!
回过神,才发现,我已经站在了高三的起跑线上。并不是许多人都变了,而是我自己固执地停留在这颓废的领地,倔强得不肯离去。
窗外,飘来了一阵阵清爽的凉风。呼吸着这清爽的空气,我的心情无比的愉快……
在期中考完试以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宣布成绩,终于等待得布成绩了,没想到我名列全班榜首!我留下了兴奋的眼泪,而这泪,也饱含着我的努力。
这个学期,我学习劲头猛长。上课积极发言,当真动脑,课后,我在教室里便会“无影无踪,”常常,只有在办公室里望到我的身影,这时的卧冬有不懂的题目,请教老师,老师正在当真地“滔滔不尽”的讲题呢!在荚冬当真做完功课后,还会做老妈买的标题题目为“冲刺100分”的卷子。天天,我都在发奋努力,由于,我有了目标,争取考全班第一!
一份耕耘便会有一份收成,在考场上,我当真答题,分析题意。最后,终于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这时,我想起了钱学森爷爷说过的一句话:“不要失往决心信念,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是啊!就是由于坚持,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名存千古;就是由于坚持,才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发铺迅速;就是由于坚持,中国才会涌现出一批批仁人志士;就是由于坚持,我们才会在考试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同学们,坚持吧!它会使你勇攀学习的高峰!使你获得成功!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
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这个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北宋太宗(97——997)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就是公历九月至十月,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人们也会谈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在中秋节这一天,如果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在现代,中秋节夜晚,人们通常是一边吃着月饼和柚子,一边赏月。孩子们大都是提着灯笼,以大红纸灯笼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着五颜六色的卡通灯笼、塑料灯笼,种类繁多,多不胜数。民间的习俗还有送给孩子“兔儿爷”以供玩乐,包糖饼,把香扎成龙点燃,用来舞龙等。中秋节晚上,各地都会放烟火,来装饰夜空,更带来节日气氛。
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我去年过中秋节的时候,因为外婆就要回武汉老家了,所以那天全家都很伤心,连说谎笑的都没有。今年过节,外婆留在这里,还为我们准备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得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黄莲蓉月饼;还有鸡、鸭和汽水,真是吃喝玩乐全都有,我们兴奋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昨天是中秋节,不知怎的,爸爸特别暴躁,一反常态,是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这样的。爷爷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刚刚离开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亲的亲人,可她却远在江苏,连电话都没来几次。亲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给人带来无限的痛苦和快乐。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这中秋佳节,与自己最亲的亲人团圆吧!
啊!中秋节,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中秋圆月,你寄托着多少人罹亲人的心!
今天早晨起床的时候,天气有点儿阴沉,想着要不要去晨练,打开房门的时候发现空气中的寒意比昨天还少一些。我想起了之前看天气预报,这两天天气回暖,过两天又要降温了。
如此一想,我还是果断地换上了晨练服装,蹬着单车出去锻炼一下。
到达公园的时候,好多学员们都已经开始跳了起来。
我不慌不忙地走到一旁先做了一会拉伸,然后看着她们的舞步,发现了一个之前就留意到的状况。
如今的晨练舞蹈团似乎不知不觉中分成了三批,一批是几个新来的学员,她们时常聚在一起练着新舞步,却从来不上前去跟音乐跳;一批是非常熟练的老学员,就是基本舞曲都会跳,而且还时常比老师还先研究新舞步;还有一批就是我们这些青黄不接的学员,比新学员跳得熟练些,又没法像老学员一样更新那么快。
于是,老学员跳得时候,我们跟在后面笨拙的学着,我们跳得的时候,老学员觉得舞步太简单懒得跳。我们看到新学员在练的时候,也会跟着去复习一些基本步。
想到之前我们进来当新学员的时候,都是一两个,两三个的,没有像她们这样一整批人,所以练练一阵子就到老学员那跟音乐跳,反而是这样的学法,大家倒是渐渐地熟练了起来。
有时候,还是勇敢地迈出新的一步,也许进步更快。
泰戈尔曾说:“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当我们与他人是互利关系的时候,双方都应提出感谢。地球无私的为我们提供住所,让我们孤独的心有个家;地球热忱的为我们提供能量,让我们饥饿的胃快乐起来。我们以高速度的发展回报以地球,让那颗付出的心得以收获。
朋友、家人和身后的每一个人都是支持的力量,自信的后盾。他们毫无怨言的用爱温暖着我们成长的心,用行动鼓励着我们稚嫩的心。“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这是华梅所说的名言。正与中国的老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遥相呼应。如果,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身后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帮你一把,你应该以十倍的感激去帮助他。
你可知道,每一株花每一棵草都是一颗颗稚嫩的心灵。当你残忍的扼杀了这些渴望生存的心灵的时候,你的心难道不在滴血吗?可是如果你拯救了这些心灵,你是否敢到愉悦呢?侵犯他人的生命权,上帝是要惩罚你的!
所以,当你心存感恩的心去拥抱整个世界,当你心存感激的心去报答整个世界的时候,人间真谛就在你的身边。
黄昏了,海滩的夕阳更加美丽,更加让人留恋,让人不舍,让人不舍。站在沙滩上,看着夕阳的余晖一点一点地从天际消逝,有种想拥住它的冲动,可是,谁也无法阻挡它落下。
凝视着_年的周历,中间的五个大字特别醒目,特别抢眼——第四十二周。曾经以为时光是一张永远也用不完的信用卡,是一盘永远转不完的老唱片。于是便纵情地挥霍,瓷意
地使用。突然间觉醒,原来那拂过脸蛋的清风是时光的手,那飞过耳边的风声是时光的语言。于是,伸出手想捉住她,可是,太迟了,她还是顺着指间滑下,溜走了……
记得昨天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今天却要面临中学,之后,众鸟高飞去,每个人踏上新的旅程,开始新的生活,也许有的人从此却向竟争激烈的社会,也许有的人选择留在透明纯净的校园,所有的答案都是将在明年揭晓,明年的今天,我会在哪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现在的我需要努力,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岁月里,打一场漂漂亮亮的胜仗,考上重点……
曾经开花结果的芒果树,依然茁壮地成长,曾经被同学偷走蛋的鸟巢,依然留在树上,曾经一起学习,一起聊天,一起吃饭同学,如今却要分别了,所有的笑与泪,恩与怨都将在中考那一天停止,一切的一切都将化离别的泪水,在倾刻间喷涌。或许有些要强的人表现得不在乎,可又有谁知道,他的内心翻涌着滚烫的岩浆……
黄昏的夕阳,是谁也留不住的…………
“周记的题目是什么呀?”下课后我问同学。“周记没有题目”同学答道。
如此直接了当的回答,应该是在我的意料之中,却又最让我不知所措。当了学生多年,不知从何写起,有这般感觉的似乎还不止是我一个。“老师啊,您就随便给我个什么题目吧!”以前想起,只当是想起一则笑话罢了。如今我“身临其境”,竟不由得佩服起此人来,因无“题目”的又有几人?
大概从我小以来,我们就在别人的要求中成长。若是这些要求突然没了,比如说突然来了一篇无题作文,或是放了一个将近三个月却没有作文的暑假,会怎样呢?
说实话,有时候,有些要求和框架并非什么坏事,甚至是必要的。这些要求和框架在我们生活中都是规则,不是吗?谁又说我们不需要?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欲为世人所景仰,做出什么大事也还不够,还不能跃出“纵心所欲,不逾矩。”的孔子与“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曹操正是鲜明的对比。也正因有了这些犯规才能赢球,谁又会去崇拜?正因如此,我们才学会在不犯规的情况下竞争,所以才有脑汁做些别人也能做到却意想不到的东西,好一展自己的抱负,如此一来,几千年间便涌现出那些荒诞不经却又能让人忍俊不禁的无厘头喜剧。
于是我们习惯了这些框架,在遵守必要的法则的同时,甚至也习惯了任由一些不必要的题目。似乎非得要在这题目的紧紧“束缚下”,写出他人所不能及的墨迹,才能算上是一种不被“束”以为常的我们所接受,甚至心怀畏惧,想方设法,欲躲避这个展现自己真性的机会。
“无声胜有招”,真有这样的境界吗?恐怕金庸老先生也说不清楚,只不过给我们一次束得喘口气的机会,有些人却连这一口新鲜空气都弃之不顾,为此深感可惜罢了。原来有很多东西,都不分青红皂白给它们灌上一个题目,但我更喜欢题目以外的事物,至少他们显得更纯粹,这才是个性。有人称赞樱花的舞姿时,被人说是崇日的卖国贼。拜托,不管是哪国的国花,那人只是觉得很美而已。
人们总说“逍遥法外”,而我想说,其实在“法内也可以很逍遥”,正如像写这篇随笔的我。
戈壁的风,在近几日过分的肆虐,没来由的,让人心生寂静。或许是本来的面目就是如此,也可能是因了心里的那些琐事。我借着这场放肆的风,用文字寄以抒写。让它随风而去,随风而散。
都说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一个戏子,在不同的故事里,演绎着不同的角色。演的太深,伤的是自己,演的太浅,又得不到掌声。在这场叫人生的戏里,我们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徘徊,充当过客,在自己的故事中,演绎伤情。做不到风轻云淡,随遇而安,在一次又一次的擦肩中黯殇。其实我们都没看透,演的却真。
在回忆的雨夜里凝望,感伤渲染了整片夜空。昔日的雨点敲打着心门,一点一点地将旧的伤疤接起,忧伤,遍布整个心脏的神经。时隔多年,曾经魂牵梦萦的人,又会是谁的良人。倒不借着这场雨夜,将感伤尽情宣泄。待到花好月圆时,再觅一处静所,捎上一壶美酒,于月夜中挥洒寂寞。
漫漫长路,总是难免会有一些避不了的抉择。每一个选择,便是一段人生。选左,右的风情,让人无限遐想;选右,左的情深又让人痴迷。在下一个路口,谁也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样的风景。唯有一路向前,一路抉择。待到寻觅至命里所定的桃源处驻足,再回首凝望,这一路的心酸坎坷,是故事,亦是一段岁月。
点上一根愁烟,在朦胧中找寻依靠。透着月光,一点一滴地在岁月的河床里漫游。翻开往日的书篇,沉溺在初时的章节,懊恼与悔恨,显得是如此的苍白。抱着回忆度日,守着昨夜入眠。今日的光阴,该当如何。明日,又在何方。
拍去紧随的尘土,借着月光,在狂风中独自踏上归途。不再回头,不再留恋。被留下的,不仅是那根烟的岁月,亦是一段往事。明日,当是一段新的征途。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内涵土独特,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 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六十一年沧桑,六十一年磨难,六十一年的艰苦,祖国啊!一年又一年,我们从世界的低谷重返高峰。祖国,你历尽了千辛历尽了万苦,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丝温暖的春风,啊,祖国母亲,我深情地告诉您——您六十一岁了!
六十一年的华诞,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想象,虽然我未亲身经历过六十一年前祖国的那段沧桑国耻,但我在电视里也可以感受到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多么的困难,以前的科技是多么的落后、稀少。改革开放前频频战乱,令许多人民掉入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忘不了园明园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个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更忘不了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忘不了南京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忘不了这痛苦的许许多多……然而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被压垮,我们会重新站起来!
我们以前也参加过奥运会,但是连半决赛都进不了,给外国人捉住了笑柄,还给我们中国运动员在新闻上画了个漫画——我们中国的运动员一起捧着一个大鸭蛋,真是有辱国家。
虽然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就让洋鬼子和山姆大叔他们看看,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强大,一步一步地走向胜利彼岸。要他们知道我们中国人是一把不能熄灭的火焰。虽然以前这把火焰曾衰落过,但是,勤劳的中国人民会重新把它点燃。
啊,祖国!我们十三亿人民就像您的孩子,我们会带您走向世界的巅峰,走向辉煌!
#646202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