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留琼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全国青年五四奖章4篇

全国青年五四奖章4篇

全国青年五四奖章4篇

全国青年五四奖章篇1

在泾河边上,在百里矿山,有这样一位青年,远离了亲情厚意的亲人,远离了繁华喧闹的城市,只身一个来到了这个寂寞的战场。没有敌人,没有牺牲,却要付出无数的心血和辛劳,在这里必须要有一种耐得住寂寞的坚韧毅力和刻苦钻研、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这是一个奉献的战场。

高虎,1986年出生,2014年毕业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现任彬长集团大佛寺矿业公司综采一队机电班一名检修组长,2014年参加工作至今,无论春夏秋冬,他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勤奋工作,搏击煤海,无怨无悔。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2014年,他从一名在校学生转变成了一名煤矿工人,作为一名刚步入工作岗位的他,就给自己制定了工作态度和人生规划,面对自己机电方面实际动手能力的不足,他自告奋勇,主动要求去机电队实习,在机电队他勤于进修,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耻下问,向师傅、同事就教,在全力向师傅学习实践经验的同时还不忘提高自己机电方面的理论常识。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自己在机电设备方面的检修能力,他又来到了机修车间,专门学习煤矿各种开关的检查和维修知识。经过各种学习使他从一个不懂社会的学生成为一名超卓的机电维修工。为自己在综采队担任电钳工奠基了坚实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本。

一、以精湛的技术确保安全生产

虽然年轻,但有技术,在煤矿生产一线摸索了3年多的高虎同志深知,安全是煤矿天字第一号工程,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安全为中心。作为一名电钳工,没有一定的机电检修技术是不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和正常生产的。因此,他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细心、分析归类、总结经验教训,慢慢的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机电检修技能,2014年4月,井下40106工作面煤机突然出现异常,煤机正在运转时有一滚筒突然停止转动,重启煤机时又发现不牵引,不能行走,频频出现各种异常现象,所有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听说这一情况的他立即请示下井检查,等他到工作面的时候煤机已经彻底无法运转,他就立即对煤机进行全面检查,在打开煤机显示盖板后判断是plc出现故障,依靠他以前所学到的知识,在十分钟内排除了这一故障,使煤机得以正常开启,排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也减少了影响正常生产的时间。

在2014年9月份的时候,综采二队在40108工作面组织生产,控制煤机和刮板运输机的常州联力6组合开关出现问题,导致前部刮板运输机不能独立开启,在开煤机的时候前部刮板运输机可以开启但是高速不能启动。在凌晨两点的时候,接到区队电话的他立即下井查看,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仔细检查发现组合开关终极电源模块处有一根小线松动导致接地,因此影响开关的正常运行,经过处理后一切恢复正常。确保了回采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

二、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员工技能素质

在生产一线打拼了多年的高虎深知,要实现安全生产,最根本的因素是提高全员的技能素质和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的能力。面对公司区队大多数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学生这一现象,他以安全教育为突破口,经常利用周一、周五学习时间向大家宣传安全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广大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为强化安全规程、质量标准化标准、技术措施的学习,他平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作业人员实行随时随地、实情实景的“现场互动教学法”,手把手地教新员工,边教边告诉他们要注意的事项。通过这种交互式讨论、互动式教学,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安全和技术素质。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精湛电器检修技能,才创造了40108工作面三个月零影响的记录,为大佛寺矿业公司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尽其所能,始终树立“节材降耗”的思想品质

高虎同志在维修设备的过程中,始终是把“节约”放在第一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他总是把能修复的设备尽量修复,不能修复的设备拆了当配件使用。做到“修旧利废”,“ 节材降耗”。高虎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电子技术专长,修复了许多被认为报废的电子线路板、开关电子插件、各类开关综合保护装置等等,仅此一项就给矿上节约了数万元资金。 “求真务实,做一个锐意进取的实干家”,他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工作中思维活跃,爱好广泛,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干劲足,开拓意识强。同时,他谦虚好学、为人随和、性格活泼、善于思考、处事稳重,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人格魅力,平时团结同志、尊重领导,在同事当中树立了一定威信,相信他将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表现会更出色。

四、勤恳扎实,干工作就是要干到最好

自古忠孝两难全。在他心目中,工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当别人问起他本人时,这些年机电检修工作为啥做得这么好?他总是笑嘻嘻地说:“工作中时时刻刻注意安全,时时刻刻向别人学习,时时刻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高虎本人在职工中是没说的,领导安排干啥活,他就干啥活,不论白天黑夜,不干完决不收“家伙”,大家都说这年轻小伙有股子“牛”劲,只知道干活,不知道休息。在井下艰苦的环境中,他坚持月出满勤,班干满点,不休工,头痛脑热坚持上班,一心扑在工作中,从未因家庭锁事误过工。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每一根电缆是否完好,电器是否有失爆现象,开关动作是否灵敏等等,有无问题都能做到先检查,后运转。在汇报上,做到认真仔细,不厌其烦。及时与队领导取得联系及时汇报情况,排除不安全隐患

五、德性涵养好,是个热心人

高虎同志为人憨厚,待人诚恳,也是因为年轻,和工友之间经常以兄弟相称,只要谁需要帮忙总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带班组员工亲如兄弟,遇到其他员工不懂的问题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一遍一遍的讲解,直到教会徒弟。许多新员工都愿意拜他为师,因为跟着他可以学到好多真本事。他真心为大家办事,用爱心、诚心、公心、感染班组成员,形成凝聚力,提升班组的战斗力。他爱说爱笑,在上

下班的路上,大家总是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大伙忘记了工作的劳累,都沉醉在欢声笑语中。自参加工作以来,由于工作上进,态度端正,吃苦耐劳,团结同志,为人忠厚,品德高尚,处事能力较高,逐渐成为电气检修方面的技术骨干,无论是自己的任务或者是同事的工作或事情,他都努力地去完成和帮忙完成,不拉集体的后腿,不丢区队的形象,能以一种勤劳的姿态和勤恳的态度扎实地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的人是说了再做,有的人是做了再说,有的人是说了不一定做,有的人是做了不一定说”。高虎同志就属于做了不一定说的人。面对成绩和荣誉,他说“成绩是大家的,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 虽然年轻,但是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品质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和员工的赞誉。“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将一如既往地保安全、抓质量、促生产,搏浪潮头、勇于探索,谱写着奉献煤海的新辉煌。

全国青年五四奖章篇2

高磊是嘉峪关市峪泉镇党委副书记兼团委书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回到岗位,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积极组建青年队伍,做好重点人员摸排走访和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等工作,为全镇的平安而坚守着,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全镇团员青年树立了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鲜明典型,极大地振奋了全镇上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吹响青春集结号,当好疫情防控“督导员”

作为镇团委书记,高磊带领镇团委大力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号召全镇团干部、团员青年和返乡大学生迅速行动起来,组建团员青年突击队4支、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2支,全力配合镇村做好政策宣传、科学普及、信息录入、疫情监测、值班值守等工作。使镇村团员青年积极活跃在“外防输入”的“第一关”,劝返外来人员车辆,在寒风中筑起一道防御线;活跃在进村入户“内防扩散”预防“第一线”,逐人逐车进行消杀登记,为群众的生命健康增添一道防线。同时,针对镇域内小康住宅疫情防控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他多次深入小康住宅开展住户思想工作,联合小区青年居民建立自治组织,帮助其科学设卡、完善监控系统,做好疫情消杀工作。

主动作为勇担当,当好疫情防控“排查员”

针对峪泉镇“临近市区,来嘉返嘉人员众多且流动频繁,节后辖区企业、出租大院和养殖大院复工复产等情况”的艰巨防控任务,他临难不怯、主动请缨带队开展排查走访工作,不分昼夜,24小时带班值班,对该区域出入镇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每到一户,他都耐心细致的为来嘉返嘉人员做好讲解和服务,要求其按承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截止目前累计摸排100余户。同时,作为峪泉镇黄草营村包村领导,他积极带领网格员开展“地毯式”排查和重点人员管控工作,逐户排查、逐人核实,严格落实“五个一”等管控措施。

引导传播正能量,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

“老乡您好!因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如您有接触武汉回镇人员,或者您家有武汉回镇人员请务必告知我们!”这是连日来高磊日常工作内容,无论是在值班值守,还是入户排查,他总会记得给群众普及和讲解防控知识,晚上更不忘将最新防控政策通过微信推送给每家每户。他说扎扎实实做好舆情引导和防疫宣传至关重要。在持续的宣传之下,全镇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纷纷响应、主动参与,不串门、不扎堆,出门戴口罩,疫情防控全面深入人心。同时,他积极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对疫情防控的不实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主动发言发声,消除负面影响。 作为镇党政办负责人,他还积极利用镇微信公众号宣传防疫抗疫知识、一线典型人物、特色亮点做法,广泛传播镇村青年志愿者不惧危险、无私奉献、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感人事迹和暖心故事,营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以清朗的网络空间助力疫情防控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尚未结束,正是有许许多多像高磊一样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们,才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定。

全国青年五四奖章篇3

___同志,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通讯部部长(兼学院理事长)。2014年河南科技大学入学,2014年加入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2014年担任学院通讯部干事,2014年任学院通讯部副部长、河南科技大学校通讯部副部长。2014年任学院通讯部长至今。期间参加:

“河南科技大学跆拳道协会清洁校园在行动活动”

“艺术学子情系西南灾区,奉献绵薄之力”

“08年、09年、10年青年志愿者慰问敬老院活动”

“08年、09年、10年清明节志愿者扫墓活动”

“09年烛光社暑期支教活动”

“09年、10年图书馆志愿者整理书籍活动”

“09年、10年洛阳国花园志愿者服务活动”

“关爱白血病同学,伸出援助之手活动”

等等。

思想上我积极学习党的理论政策,热爱志愿服务事业,严格要求自己,无论言谈、行动,都做到身为己任,无私奉献。提高奉献意识,做好服务工作。在不断地努力中总结方法,在方法中寻求出路。

学习上我认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的复习。课堂笔记及时整理,从不懈怠。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会的问题思考不出来后,及时询问老师。同时我还帮助同学,课上认真发言,课下积极完成作业。

在志愿服务中,我慢慢的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磨练了自身的意志,开阔了眼界。从原来刚来大学的稚嫩中成长起来。学会了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个世界,发现自己的生活。

河南科技大学跆拳道协会的清洁校园行动,使我从美得角度来发现我们学校,用高尚的情操来热爱我们的校园。绿化活动中我不但整理了校园,还发现了科大平静的美,绯红的红枫路、洁白的玉兰路、浪漫的樱花路、高贵的银杏路••••••青年志愿者活动使我真真切切的触碰这美丽的校园。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养成了从小事着手,慢慢成长的习惯。

敬老院活动中,我们陪老人说话,为老人们剥水果吃。在残照的夕阳中领会那“年迈”的含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珍惜青春,好好的认真的生活,体恤父母,体恤那些为我们生活付出却慢慢老去的人们。

暑期支教活动是我收获最多的一段时期,我们在山区支教整整十多天,就在8月29日我们就要离开的那天,我记忆深刻,离开前一晚下了大雨山路泥泞不堪,尽管现在天下着小雨,郭学长和高学长仍然坚持我们兰洼通讯稿准时送达,山路走的十分艰难,有的地方爬上去了却又滑了下来。有的地方土石松动比较危险。平常7点准时送达的通讯稿今天因为山路晚了些。回来时大家满身都是泥巴。对这些山路真是无语了,那么可以想象那些孩子们是咱样上学的了。

中午的时候,天空细细簌簌的下着小雨,我们支教、建档、挂职组在完成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定任务后就要离开了,任雅冰、宋青青、程元浩……一刻不停的拉着我的手,叫着要我明天再走。我心里十分的难过,在作为三个支教点中最艰苦的兰洼,我真的收获很多,在不跟班走的时候,我就在学校代课,上午教高年级,下午教低年级。我们只有两班学生,一二三年级一个班,其他年级一个班。我本来只教低年级,但是在高年级同学的一再要求下,支教组把我的上午课排给了高年级。

在科大同学们收拾行囊的时候,本来已经放学的孩子们围着校园迟迟不肯离去,当我问到任雅冰原因时,他们静默的说道“我怕我回家吃饭的时候,你骗我你就走了!”开始搬行李的时候,宋元元抱着我的行李不愿放手,无声的哭泣在每一个在场人的心中蔓延。回顾在山区的日子:泥泞的山路、打水的辘轳、孩子纯真的微笑、村民暖暖的话语、还有村民走了很远山路送来的无花果、核桃、玉米、枣……孩子们不顾大学生的阻拦送了一程又一程,哭声敲动着每个大学生内心最柔弱的那一根神经。他们不停的嘱咐着小学生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期盼将来山里也能走出大学生!在几个学生的强行阻拦下孩子们擦着泪水远远地望着大学生们渐渐远去的背影。赵阳在太民的强行拉扯下才能分开。我们在这次活动中了解了山区农村教育教学情况、村委村干的工作以及金融危机对农民工的深切影响,调查中掌握了一手的资料。

科大图书馆义工的工作,不但整理了书架,还使我明白了,图书馆的存书顺序,发现了原来自己没有找到的书籍。从中不仅锻炼,还获益匪浅。

还有志愿者扫墓活动、国花园志愿者活动、牡丹花会志愿者活动等等。在志愿者活动中我慢慢的成长,慢慢的成熟,对于纷繁的世界变换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每当看到那夕阳中的老人、每当看到山区孩子们那渴望的眼光,每当看到那些只要我努力就能让科大的校园更美好的事情,我就想伸手去帮、去做。似乎有一种完美主义的情愫在里面。慢慢的我爱上了自己的“志愿者”身份。

全国青年五四奖章篇4

吴照京,男,1979年12月出生,现为沂水益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先后被评为“齐鲁文化之星”“临沂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临沂好人”“感动临沂网络好人”“沂水好人”“沂水和谐使者”等。

他创办沂蒙小棉袄加工厂,传承沂蒙传统手工艺,其小棉袄系列产品获评“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入围“中国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小棉袄闯出大市场,年产8万余件,年销售额1000余万元。

他情注家乡、主动作为,建立“扶贫车间”、成立“公益微联盟”、搭建电商平台、情系社区老人、创办国学班、举办“乡村春晚”等,树立了一名返乡创业青年反哺家乡、回报社会的高尚形象。

他的事迹在《人民日报》、《临沂日报》、山东电视台、临沂电视台、人民网、新浪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帮家乡父老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一直是他追寻并坚持的梦想。

浓浓乡土情,返乡创业敢有梦

2002年7月,走出大学校门的吴照京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汇入了打工潮的滚滚洪流,就职于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先后担任了集团服装厂团支部书记、厂长助理等职务,连续五年被集团表彰为优秀员工、先进工作者,2004年10月,被评为临沂市兰山区优秀共青团员。

历经多年摸爬滚打、思想颇为成熟的他,面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回眸“收获着微薄的希望”的家乡,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一种莫名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一种涌动的返乡思绪萦绕心头。2013年10月,夫妻二人权衡利弊,推敲斟酌,同时辞掉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了家乡--沂水县吴家楼子村。

千百年来,生活在沂蒙山区的人们严冬御寒的主要衣物是棉袄、棉裤。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种羽绒服琳琅满目、充斥天下的今天,人们忽然唤醒了对传统棉衣亲切感的记忆。正是人们这种返璞归真的怀旧情愫,让洞幽烛微的吴照京觉察到了一个微妙的商机。或许,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充满希望的市场。

回到家乡,吴照京多次拜访村里众多的老奶奶、老大妈,详细了解缝制棉衣过程的每个细节,诚邀老人们出山献艺,为自己的创业助一臂之力,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赞同。2013年12月,一颗以打造沂蒙传统产业为主导,以弘扬沂蒙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新星--“沂蒙手工棉花袄加工厂”在吴家楼子村建成。

吴照京反复分析市场行情,研究消费者心理,划分适应人群层次,对产品的定向进行了慎重的思考和选择。最终确定以纯手工制作儿童和中老年纯棉花袄为主导产品,兼营春秋纯棉童装、沂蒙布艺及传统布鞋等传统工艺产品。有了方向和目标,就有了希望和动力。确定了主导产品,吴照京登门恭请老奶奶、老大妈到自己的厂子里传经送宝、献艺传技,并承诺支付老人们应有的劳动所得。于是,平均年龄68岁的几十名老奶奶、老大妈,走出家门,走进了身边的工厂。在这个特殊群体中,绝大多数是空巢老人、丧偶老人,时年最高年龄的已达83岁。

精心呵护下的沂蒙小棉袄儿童款第一批产品呱呱坠地,走向市场。然而,满怀信心充满希望的他,并没有看到想象中雪片一样飞来的订单,面对冰冷的现实,他没有退却、颓废、消极,端正心态,冷静思考,积极查找原因,结合自己的创意理念,嵌入现代审美元素,对小棉袄的款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2014年10月,经过重新打造的沂蒙小棉袄投放市场后,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普遍的喜爱,并在临沂市服装城登场亮相。

2016年5月,积极响应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建立了“扶贫车间”,并积极吸收本村及周围村庄贫困家庭的妇女和老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人,空巢老人60余人,人均年收入两万多元,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2016年10月,《沂蒙晚报》以“沂蒙小棉袄带乡亲致富,古稀贫困老人再就业”为题,对沂蒙小棉袄进行宣传报道。2017年12月,《人民日报》在头版位置,配图刊发了题为“沂蒙小棉袄闯出大市场”的文章,报道了沂蒙小棉袄创业项目,轰动全国。

拳拳赤子心,回报家乡勇追梦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立志初心,没有忘记家乡“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的悲凉。

2014年12月,他针对本乡镇贫困户草莓、粘玉米、红薯、五谷、蓝莓等时令果蔬的销售难题,成立了益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特色农副产品电商营销,使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走进了城市居民的家中,帮助贫困家庭实现户均增收四千余元。

2015年2月,他充分利用微信便捷高效的特点,率先发起建立了公益微联盟平台,把远方的游子和家乡建设联系起来,短短10天募集资金3万多元,自己又拿出35万元,为村里架起24盏太阳能路灯,并修建了健身广场,使村里的夜晚告别了黑暗,使乡亲们有了健身活动的好去处。

2016年、2017年春节,他组织村里的文艺爱好者自演自导,连续举办了以“留住父辈的记忆,回味儿时的经典”为主题的两届“乡村里的春晚”,增添了传统佳节的欢乐气氛。2016年春节刚过,组织厂内老人参加了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举办的《中国村花》栏目大赛并成功晋级,参加了山东广播电视台《好客山东》等节目录制,展现了老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勤劳朴实的优良品质。今年9月23日,成功组织举办了首届乡村“中国农民丰收节”,把农民聚在一起欢庆一年的丰收。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吴照京牵挂的心事。2015年7月,他专门腾出紧张的两间厂房,投入10万元配置了桌椅、书本,添置了服装、水杯,让国学班顺利开课,邀请小学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每天义务传授国学知识。“人之初,性本善”、“首孝悌,次谨信”的朗朗童声,回荡在山村的上空。2016年8月,在团省委联合多个部门举办的“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吴照京“山里的国学班”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银奖。

深深夕阳情,关爱桑榆勤圆梦

“常怀敬老之情、善谋助老之策、多做为老之事、恪守爱老之责”是吴照京一直坚守并实践的诺言。他在长期的农村工作生活中,深深感到: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进城务工,在家独居老人、孤寡老人日渐增多,他们在日常生活自理、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现实课题。家乡的老人们成就了小棉袄,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多为老人做些善事、有意义的事。他充分发挥自己在社会工作领域的专长,认真研究、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情系桑榆”关爱社区老人公益服务项目。2016年9月以来,他带领社工和志愿者们先后走村入户对3000余名55岁以上自理、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进行需求调查摸底,并聘请相关专家,到社区为老年人讲授安全用电、防火、老年常见慢性病防治等知识与技能80余期,组织社工和义工志愿者进社区开展活动2000余人次、文艺演出20余场次,丰富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2017年2月,该项目代表临沂市在全省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铜奖。

吴照京,一个淳朴厚道的农家子弟,一个返乡创业的有志青年,用一颗热爱家乡,反哺家乡,建设家乡的大爱之心,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和谐乐章!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