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留琼范文网 > 读后感 > 读后感初中800字10篇

读后感初中800字10篇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22-02-26 04:29:30 点击: 推荐访问: 初一读书心得 初一读书心得体会 初一读书笔记10篇

读后感初中800字10篇

读后感初中800字篇1

今天,我又看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这本书是张乐平先生的漫画。

这本书描写了中国旧社会一个无爹无娘无名字的流浪儿,他是一个长着三根头发的小男孩,也许正是他的三根头发,他才有了个名子叫“三毛”。他眼睛又大又亮,不管春夏秋冬,都穿着一件又破又小的香港衫,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他是一个孤儿,经受了许许多多的磨难,但他却依然那么的自信,坚强,乐观,他还有着一颗善良、单纯、同情的心。

三毛骨瘦如柴,无论走到哪儿,别人都会向他投去怜悯的目光,他每天都流落街头。寒风呼呼的冬天,他被冻得瑟瑟发抖;烈日炎炎的夏天,他汗如雨下,却不知道去哪儿乘凉;暴风雨时,别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而三毛只能躲在别人的屋檐下避雨。他从没自暴自弃,他心里充满理想渴望有个温暖的家。他努力去赚钱打工养活自己,他去帮车夫推车赚钱,,推车还差点丢了性命,头被撞了个大包,好不容易推到桥上,车上无情的阔太太扔了一百元纸币给三毛,这张纸币在当时连半根油条都买不到。三毛没有办法,只好去找别的工作。为了生存,他跪在路边乞讨,总算要到了一点钱,这时,旁边又来了一个乞丐,他说要不到钱就投黄浦江自杀了。善良的三毛把自己辛苦要到的钱全部给了他,转眼那人换上长衫、礼帽,原来是个假乞丐,三毛上当了,这种情况己经发生好几次,他辛苦赚来的钱,都给骗走了,可他依然“知错不改”,还是老样子。

每次,看这本书,我都会不知不觉流下眼泪,我想如果在大街上我看到三毛一样的小孩,我会毫不犹豫,倾我所有的零花钱去帮助他们,爸爸告诉我,在我生活的城市里,在现在的社会中,如三毛一样的小孩有ZF在关心他们,新社会是不会再发生三毛流浪的故事,三毛所遭受的苦难已永远留在贫弱的旧中国,但三毛善良、坚强的心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读后感初中800字篇2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看到这句话,大家肯定会想到两个字——《史记》。没错,今年暑假,我就品读了这部辉煌的历史巨著。

《史记》这部书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发生的史事,是我国的第一部记传体史书。它逐一记述了夏、商、周、秦的兴盛和衰败的原因,堪称一本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父亲的熏陶下,他20岁就开始游历全国,收集素材。在他47岁时,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腐刑。出狱后,司马迁忍辱负重,花了20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史记》,完成了他父亲的遗愿,也终于名垂于青史。

品读全书,我心中百感交集。我笑烽火戏诸侯的幽王,我憎骄奢淫逸的纣王,我赞爱国、执着的苏武,我颂敢于自荐的毛遂,我敬潜心钻研道德学问的老子……

在我心中,”英雄“这个字眼不谁都能配得上的,而在这本书中,我就找到了很多名副其实的大英雄,项羽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鸿门宴时放走了自己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刘邦,在告别了虞姬之后,他突围失败,被困在了东城,也损失了700余人,到了乌江,一位亭长让他渡船前去江东称个王,但是项羽婉言拒绝,并把他的乌骓马赠于亭长,然后,他让仅剩的二十多人拿着短刀,跟汉军打肉搏战,在杀了几百名汉军之后,拔剑在乌江自刎。

像这样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史记》中还有很多很多,看了之后,让我仿佛徜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细细品味着每一个历史故事。我仿佛看见了太史公在昏暗的光下,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若有所思……

#404997

读后感初中800字篇3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令我感触颇深,心潮澎湃。

人称“宇宙之王”的霍金,21岁时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完全瘫痪。1985年,他因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从此再也不能说话。医生曾诊断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却一向顽强地活了四十多年。而且,他正是在这种举世公认的艰难中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断出黑洞的大爆炸,成为天体物理学之泰斗……并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不仅仅如此,他并没有认为,命运残酷地使他失去太多,相反地,他认为自己就应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高兴。

由此可见,霍金有着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坚强的人格力量。他不仅仅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还是一个乐观向上、正是命运的、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一个非凡的人!  霍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其中,我最欣赏的是他那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和乐观向上、正视命运的精神。因为,如果他不勇敢顽强,不乐观向上,不正视命运,那么他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哪来的科学成就?即使他苟且偷生,那必定是碌碌无为,郁郁而终,绝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甚至能够说,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和乐观向上、正视命运的精神是他成功的最大原因。

回溯历史,像霍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如贝多芬,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他用美妙的旋律诠释了命运在自己手中的道理;荷马,终日不见光明的他用以前专属于光明世界的诗歌诉说了他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高士其,感染甲脑病毒,全身瘫痪,口齿不清的他用口述而成的500万字的科普作品,实现了他的理想——将科学和礼貌遍撒人间;杏林子,身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她用感人至深的文字让世人为她的坚强与不屈而感动……这些人不正和霍金一样,都是靠着勇敢坚强、正视命运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吗?

我们的任何困难都不能与霍金的相比,但我们在生活中做到了不怕困难吗?我原先很厌恶练习书法,总是不能静下心来练字。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霍金遇到了那么大的困难都没有放弃,我遇到这么小的困难就更不该放弃了。我决心克服所有的困难,练出一手好字!

《轮椅上的霍金》告诉我们:这样像霍金那样,有着勇敢坚强的人格力量,和乐观向上、正视命运的精神,就必须能取得成功,创造辉煌。

读后感初中800字篇4

《史记》这本书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不敢说我真正的读过它,我只能说我浏览过这本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有130篇,记载了皇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史记》以客观的角度来记事,“不虚美,不隐恶。”是司马迁能写好这本书的关键。他敢于用笔写出汉武帝的迷信鬼神等缺点,是作为一位史官最可贵的精神。

司马迁受尽折磨,用了二十七年在狱中写出了《史记》。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承受了他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作为一个史官,他放下自己的情绪,他是一个正直的记录者;作为一个作家,他写出经久不衰的绝美好作。

《史记》不是只有实用价值,《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一个个真实,生动,性格鲜明。比如:《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和聂政,有着刺客的精神;《魏公子列传》中侯赢和朱亥,表露出市井人才的才智侠义;《陈涉世家》里陈胜和吴广,尽显起义英雄的豪情壮志,书中的帝王将相,市井之民写得活灵活现,看完之后回想一番,就像是电影一般的展现出来。

书中我最爱看《陈涉世家》,陈涉只是个种地的农民,但他不同于其它的壮丁,他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唤醒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他那种敢于打破陈规,不怕列强的精神让我佩服。书中司马迁也给予陈涉高度的赞扬,这是在史记中少见的片段。最后成为了皇帝的汉高祖刘邦也安置了三十户人家看守陈涉的坟墓,定时杀牲祭祀他。可见,无论在是谁的眼中,陈涉都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史记》是一本充满文学色彩的史书,它积聚着坐在一生的心血,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49773

读后感初中800字篇5

此书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以及繁衍、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详细确切地记入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共有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都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昆虫记》这本书让我十分着迷,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了解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昆虫常识和生活习性,种种奇妙的现象都展现我们眼前,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昆虫世界的奇妙。

当我掩上书的最后一页,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不顾危险地捕捉,大胆的质疑精神、谨慎地实验、勤勉的作风都深深地感动着我。由此我想到了自己 ,我做任何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情,不肯刻苦钻研,有时做事也是马马虎虎,很少做完再检查

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让我们回家背课文。那天作业不多,但是我却磨蹭了好长时间到啦8点钟才写完,我迷迷糊糊地收拾好书包,准备上床睡觉,但是还没上床就被妈妈叫住:“语文课文要背诵,你背完啦吗?”我心里一紧张,支支吾吾的说:“背…背…背完啦。”妈妈好像看出我的心虚,又厉声问一遍,我无言以对。在妈妈的严谨督促下,我睁开那已经要打架的眼皮,无力的背诵着课文,背着背着,就快要睡着啦。这是妈妈问我说:“背完啦?等会儿,我来检查。”啊?我一听要来检查,连忙胡乱的看了几遍,其实也没看到什么。一开始背诵,我就卡壳啦,连开头都不知是什么,这是妈妈提醒我才开始背出来。到后来不是卡壳,就是背多字,而且还差点漏了一大段文字。到啦最后,妈妈再也忍受不了,让我重新背熟啦再背。我可不愿意,连忙说:“唉,差不多差不多,反正不都一样。”现在读了这本书,我开始向法布尔学习,有了认真严谨的想学习态度。遇到难题不再依赖父母了,会先自己思考一下解题方式,做不出来再请教老师同学,不再畏畏缩缩得怕别人笑话了,渐渐地我的学习的成绩也进步了 。成绩进步了我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大了,会很自觉地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情况下做适当的家庭作业。

《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会成长的。

#813465

读后感初中800字篇6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读后感初中800字篇7

我从小便对各色科幻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过刘慈欣的《三体》,热爱过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欣赏过威尔斯的《时间机器》……但令我爱不释手的却是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它那精巧的构思,出色的想象,成熟的文字,无论何时回想,尤新依旧。

翻开书本,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身份神秘、见识多广的尼莫艇长;善良淳朴、洒脱的内德·兰德;对科学充满热情的阿罗纳克斯……

但最令我感动的却是一个并不起眼的配角——仆人孔塞伊。他在书中并不常常出现,但他的精神却让我刻骨铭心:

在看到教授无意间跌出甲板时,他毫不犹豫地跳入海中,救起教授,这就是忠诚;在教授游不动时,他毫无怨言地将教授背在肩头,这就是善良;当教授嘴唇发青,呼吸微弱时,他义无反顾地与内德将氧气瓶里仅存的氧气渡给教授,这就是舍己为人。他从未委曲求全,从未阿谀奉承,从未低声下气,至始至终都保持着自己的那份自尊,令我震惊,更让我敬佩。

读完全书,只觉得好像刚刚做完一场梦。梦中我随着主人公在海底徜徉了两万里:在海底森林打猎,被角鲨追杀;在珊瑚王国为牺牲的水手举行葬礼;参观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洋城……

凡尔纳通过这些生动鲜明的人物描写,以及丰富精彩的海底故事教会了我许多我不曾具备的优秀品质。不必说内德的豪放洒脱,也不必说阿罗纳克斯敏锐的观察与分析,更不必说尼莫艇长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

无论是小说中哪个人物,都拥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与人生阅历;他们或许很平凡,但那光辉的人性美为他们镀上一圈耀眼的光环;尽管身处逆境,但他们都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我想这些都是作者想表达给读者的吧。

那么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朝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不断奋斗吧!

读后感初中800字篇8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三毛流浪记》,里面的故事令我很伤心。

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三毛的,不幸被爸爸妈妈抛弃了,在外面流浪发生的事情。当我翻开第一篇故事的时候,那还是冬天,看到三毛瘦骨如柴,衣服也很破旧,而且只有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跟我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们冬天穿四件上衣和三条裤子外面还裹着一件羽绒服,可是三毛呢,单单两件衣服,哎!于是我接着往下读,读到第十篇的时候,看见凶巴巴的司机将三毛打了一巴掌,并打倒在地,头上立刻肿起了大包的画面,我真为司机的所作所为感到生气,为三毛感到心疼。我再往下读,读到,看见三毛饿的支撑不住了,就把贴标语的糨糊喝光了,三毛真可怜啊,我们吃饭菜,他饿了只能吃一些杂东西、不卫生的东西。我越来越感兴趣了,便接着往下读,读到第二十六篇的时候,看见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摔倒了,三毛上前搀扶,小女孩的哭声引来了她的妈妈,那个阿姨不分青红皂白,就对着三毛破口大骂,三毛明明做的是好事,结果得到的却是破口大骂,我都为三毛忿忿不平。再读到第三十三篇的时候,看见三毛见义勇为,救了落水的小男孩,小男孩的爸爸知道后便收留了三毛,并让三毛和小男孩一起上学,我真为三毛感到高兴啊。可是好景不长,一天,三毛和小男孩放学回家时,看见家着火了,他们没法再收留三毛了,三毛又开始了流浪生活。

这本书的主人公三毛真可怜啊,我比他的生活好多了,我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读后感初中800字篇9

上个月的星期六,爸爸给我买了一套特别好看的书——《哈利·波特》。

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这本书,也一定对这本书的内容念念不忘,我也和大家一样。翻开这套书的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我便马上被这本书那惊险曲折的故事情节给吸引了。我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如饥似渴的看完了这套共为七本的《哈利·波特》。

这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刚刚一岁的哈利·波特失去父母后,又神秘地出现在姨夫弗农·德思礼家的门前。哈利在姨夫家饱受欺凌,艰难的度过了十几年极其痛苦的日子。姨夫姨妈对哈利凶神恶煞,表哥达力还是个肥胖、娇惯、爱欺负人的大块头。

这十年来,从来没有人为他过过生日。但在他十一岁生日那天,信使猫头鹰带来了一封神秘的信“邀请哈利去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就读。从那以后,哈利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有第二册《哈利·波特与密室》,第三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第四册《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这些都十分有趣。

在这一套经典着作中,最有意思的就要数最后一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了。

这最后一本书使我产生了很多感想,也给了我诸多启示。哈利·波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凭什么打败如此强大的伏地魔?他凭的勇气、信念、毅力、坚持和努力。这不也是我们通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五要素吗?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大家都要向哈利·波特看齐,去走向成功。

首先,我们要拥有信念,一个坚定的信念可以帮你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艰辛。我们还要有勇气,因为勇气可以让你不去害怕困难,并最终战胜它,而不是当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还有坚持,它可以帮你走过艰辛又漫长的道路。而毅力,它可以帮你承受一切的不愉快,并越发坚定的走下去。

有了这些,你就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也离成功不远了。

这几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怎样迎来成功,还让我懂得了朋友的重要。

如果没有赫敏和罗恩的帮助,哈利会取得成功吗,我想不会。一个没有朋友的人,他注定终身孤独。他也一定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了,他也不会觉得快乐,因为他缺少一个能和他一起分享快乐的人。

读后感初中800字篇10

十一国庆大家过得可好啊?三叶去了趟海南,足足休息了七天,顺带把一部科幻小说看完了,今天想来分享一下读这部小说的心得。

这次读的科幻小说是刘慈欣著作的《三体》系列的第二部:《三体Ⅱ:黑暗森林》,另外两部是《三体:“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和《三体Ⅲ:死神永生》。网上评论说《三体》系列是中国最值得阅读的科幻小说,对此说法我保留意见,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科幻小说,并不能妄下定论称之为“最”,不过《三体》确实是值得一读的科幻小说,这也是我写心得的原因。

《三体》系列前两部小说里,大致内容是人类在探索外太空,并与外星文明---三体文明接触后,所产生了一系列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是来自三体文明在知晓地球文明的存在后,率领三体舰队向人类发起毁灭性的计划,即“世界末日”,而人类为了抵抗外来文明的侵略,发展各种科技和谋划各种策略,故事则是围绕人类的活动展开。

在《三体II》中,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三体人在利用先进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庞大三体的宇宙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在这样的危局下,地球人开始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同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三体人自身虽然无法识破人类的诡谲计谋,却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选出的“破壁人”,与“面壁者”展开智慧博弈。但随着一个个”破壁人”不断识破“面壁者”的计划,地球开始陷入危机时,人类的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能与三体舰队抗衡的宇宙舰队,但不幸的是最后还是被三体的先进技术所摧毁,地球和人类开始陷入毁灭前的恐惧和世界末日的绝望当中,到底最后结果如何,我还是不剧透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部科幻小说吧。

读完《三体》系列的前二部小说,给我的印象是:这是一部难懂但不无聊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在内容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软科幻”,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另一类是“硬科幻”,以追求科学(可能的)的细节或准确为特性,着眼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三体》则属于后者。相对于理科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更明白些,毕竟里面涉及大量的太空学、天体学、天文学、量子力学、基础物理学等科学的知识,没有一点物理和数学底子外加些许想象力的朋友读起来相对费劲一点。虽然三叶也是理科出身,但是物理始终是我的软肋,所以有些地方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读着读着就打瞌睡了,呵呵。虽然《三体》在内容上偏专业性描述,但是在故事情节上却很吸引人,尤其是作者宽广雄阔的想象力。不足的是,刘慈欣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故事体系,但是各环节的文字描述却无法支持整个体系,具体表现在:

1)人物缺乏鲜活力,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或许是作者刻意为之,将描述重点放在技术说明和情节发展上,在人物外貌神态刻画、心理描写的文笔明显缺少,这使得小说显得略微苍白、缺乏活力,毕竟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重点,没有深刻的人物形象,可能难以被人们记住和赞颂,不过《三体》却做到了。

2)想说的东西很多,但重点不突出。《三体》里描述介绍了许多概念和观点---像失败主义、逃亡主义、宇宙社会学、“黑暗森林”理论等,虽然作者用相当多的篇幅去说明这些,而且也解释得比较清晰,但是重点偏向不明显,特别是在结尾提到永恒主题”爱“时,描写篇幅很少,几句话带过,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让我觉得是不是结尾有点草率了。或许作者在第三部会对第二部的某些情节进行延伸解谜,到时候重点自然就明晰清楚了。

3)镜框式的切换让人混乱。在《三体》里,作者是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和不同故事情节分支同时展开的,这在写作手法上叫”镜框式叙事结构”,有点像美国电影《云图》的叙事方法。虽然这种写作方法让人感觉想看在看电影的感觉,而且将信息和线索分布在不同的场景和人物身上,可以增加小说的悬疑性,但是由于故事结构过于庞大,过度的场景切换让人有种混乱感,而且场景间切换过度略微有点不自然。

读科幻小说,让我有种感想:不论科幻小说怎么描绘未来的情景和生活,最终都会回到人类的现实发展问题上,而这些问题有时还会牵扯到“人性”和“心理”上(“软科幻”的题材)。而这些问题是当下人类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比如:

1)如果新能源和新资源未能及时开发,同时不可再生资源又濒临耗尽时,这是地球上的资源该如何分配才能避免资源争夺战的爆发,同时又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2)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资源不足、人口过度膨胀等,而必须削减人口时,除了要抑制出生人口外,还需要减少现有人口,那么人类要做出怎样选择呢?如果通过迁徙外太空来缓解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那么决定要哪些人作为第一批“外太空新人类”呢?

3)如果因外星人入侵或地球毁灭等类似像《世界末日》的不可抗逆因素,导致人类必须选择少部分人作为延续人类文明和后代,那么在人群中做出选择才比较合理呢?既然要牺牲某一部分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如何要这部分人心甘情愿,才不至于煽动他们的反抗情绪呢?

4)如果宇宙的资源是有限的,同时存在许多类似人类文明的外星文明,那么在未确定对方是善意还是恶意的前提下,我们是否要与其交流接触,表达善意,共同发展宇宙文明呢?还是直接侵入对方文明,征服之后再做谈判呢?(”黑暗森林“理论)

这是我第一次看科幻小说,有点让我压抑,尤其是碰到这些“未来发展的问题”,虽然小说里描绘的人类文明还离现在的我很遥远,或许应该说,我是没有机会看到了,子孙们是很有机会碰到了,但是看到人类在未来的道路上蹒跚颠簸而行,不免让人有点担心,毕竟面对未来,没有一个人能有踏实的安全感,而且不管小说里面描绘的未来有多么的贴切、多么合理,那也是基于现实所构建出来了,无法代表未来,因此我只能希望人类的后代能在文明延续和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平安了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