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留琼范文网 > 教学设计 > 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说课(6篇)

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说课(6篇)

篇一: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说课

  

  初中学美术说课稿

  初中学美术说课稿

  学美术要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学美术说课稿,欢迎阅读。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某某考生,很荣幸能够向各位老师,展示我对装饰画的理解和教学设计。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装饰画》。

  板书课题:走进装饰画教室

  下面我将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进行设计说明。

  一、课时:

  为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主题的单元学习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生活品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我们更多地用绘画来美化生活空间,其主旨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装点居室。突出特点是把装饰画的创作及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生活化、实践化,帮助学生学会感受装饰画的魅力。这也是造型与表现领域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这一年级学生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体验和感受生活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强。但对形和色的搭配、组合能力却比较有限,更缺乏运用不同材料综合进行个性化创作的能力。

  这些恰恰是本节课教学的起点也是开展教学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装饰画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装饰画的形象和色彩,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尝试装饰画的创作练习。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和实践能力,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创作作品来美化生活,提高环境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地了解装饰画的构图、造型、色彩等基本常识。难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绘画实践,正确理解和把握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和有关形式美的表现方式。

  六、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提倡探究、实践和体验性,提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探究欲望。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讲授法和实践指导法,去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感受、表达、探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油画棒、素描纸、铅笔等

  下面重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说明

  (一)导课

  情境塑造:首先准备一张缺少装饰画的室内照片投到屏幕上,引导学生寻找画面中缺少什么?接着把一幅黑白素描作品和一幅装饰画作品分别投放到空白的墙面,请学生比较哪幅作品更适合装饰室内?

  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兴趣和求知欲,为迅速导入课题打好基础。

  (二)新授

  1、引导学生认识装饰画

  回头板书“一、认识装饰画”

  什么是装饰画?

  凡是富有装饰性特点或用于装饰用途的绘画,都可以叫装饰画。

  带着学生欣赏使用各种材料、肌理、风格、方法而成的装饰作品8幅,着重给学生观察各种材料,尤其是废旧材料在装饰画中合理运用的精彩作品,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情趣,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总结出装饰画的基本特点有:

  装饰的目的、鲜明的色彩、造型的夸张、材料的美感、自由多变

  的构图、手法的`多样等。

  板书:装饰、色彩、夸张、材料、手法

  这样就通过观看图片,思考问题,逐步建构起学生对装饰画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从而为下一个环节解决重难点做好铺垫。

  2、装饰画的表现形式(板书)

  通过选择马蒂斯的剪纸、毕加索的绘画、冷暖倾向明显的装饰画作品,带着学生重点理解装饰画的三种表现形式:

  (1)构图:自由(2)形象:变形(3)色彩:美感

  通过对作品进一步分析,对装饰画的形象有理解性的认识,感知色彩在作品中情感的表达。这一部分是认识装饰画的难点,也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动手创作的必要理论指导,事实上这就是如何来构思、创作一幅装饰画的关键点。

  (三)技能示范

  为了节约时间,我提前录制并剪辑了一幅装饰画创作的微视频。在播放视频之前提醒学生思考:看完后请大家概括装饰画的创作步骤。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提高学习主动性。同时让学生观看、思考、提炼步骤与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课件中把创作装饰画的基本步骤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板书)

  (1)构思起稿(构图、形象、色彩)(2)上色(3)调整完成

  并布置作业“为我的卧室准备一幅装饰画”(可以板书)

  同时给学生提供一幅向日葵的摄影照片,作为创作素材,要求学生从前面学习的装饰画的色彩、形象和构图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入手,进行装饰画的创意和创作。这样设计课堂练习的目的是回扣导课环节,有始有终,注意教学设计的逻辑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创作练习,切实提高鉴赏与实践能力。

  学生依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练习,我会在同学们需要我帮助的时候进行指导,发挥师教为要,点拨升华的作用。

  (五)作业展示与评价

  作业基本完成后,我会让学生自主展示创作的装饰画作品,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表现,能和卧室的环节吻合吗?发挥多元评价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要服务生活需要。请全班同学根据展示的学生的表现,现场投票,选出最具创意和最有表现力的装饰画作品。由教师颁发小小的纪念奖品,以此来激励学生。

  (六)课堂小结与提升

  用精美的语言概括装饰画的三大特点: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通过分析、提炼和程式化的创意,用诗意的语言表现出来。这就是装饰画,更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上装饰画,并能动手制作,让它扮靓你的心情与生活。这样设计可以提升学生对本节课的深层理解,更加明确艺术服务生活的现实意义,从而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八、最后,我在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走进装饰画

  一、认识装饰画

  装饰、色彩、夸张、材料、手法

  二、装饰画的表现形式

  构图:自由

  形象:变形

  色彩:美感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鞠躬)

篇二: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说课

  

  初中美术说课稿锦集5篇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美术14册第十课《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

  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由于学生的日常衣着大多数是学校的校服,或是家长帮他们选购的服装、帽子,所以,学生们外出旅游或参加某些活动时,从他们的穿着方面,就很难反映出性格特点和个性品位。其实学生对于衣衫的设计都有自己的想法,本课的设置就是让学生们亲自设计绘制文化衫,这一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体会服装除了实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

  (1)

  恰当的图形、文字或符号在文化衫上的运用。

  (2)

  用自己喜欢的适合主题的色彩去搭配自己的文化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发现美、创造美是每位学生都应具备的素质,通过文化衫的设计,让学生更加认识自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色彩搭配、手工制作和个性化风格的表现。

  2.教学难点:怎样找到适合主体的元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采取“引导—-自主探究”的方法,以文化衫为线索,充分运用教具,采用展示,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运用投影、音乐等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分组活动,互评互比,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集体合作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思维。

  二.教学程序:

  本节教学由秀、学、谈、做、展、评六个部分组成。

  1.秀:学生穿上自己准备的文化衫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揭示本课主题。

  2.学:通过文化衫秀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文化衫的含义、起源、蕴含的意义使学生对文化衫产生不同的情感审美习惯。

  3.谈: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图案的文化衫,丰富学生视觉,让学生分析制作文化衫适合主体的元素有哪些,教师给予总的归纳,引出下一环节。

  4.做:以小组的形式先思考后制作,同学间互相帮助体现合作精神。

  5.展:让学生穿上自已做好文化衫进行展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展现能力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2主题阐释:

  本课内容为苏少版初中美术第十五册第4课《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时间为2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展示风格各异、材料丰富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评述,感悟与体验雕塑艺术的基本语言及独特美感;以学生非常熟悉且能驾驭的泥为媒材进行造型与表现,理解雕塑艺术的本质——以体积和空间的造型方式表达情感。本课为第二课时,通过对身边材料的观察、分析,探究运用新材料表现生命、创造生

  命的方法。两课时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具有综合性的完整的单元。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处于渴望探求新知识,喜欢张扬个性的年龄阶段,他们会萌发许多奇思妙想并急于表达出来。雕塑艺术学习内容几乎贯穿义务教育的不同阶段,八年级学生较为熟悉,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雕塑的表现方法及精神内涵了解较少。我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长们“掠夺性的爱”的包围下,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环保意识也比较淡薄。

  毕加索提出了“拾来的材料”概念,这一创新性的材料开发使雕塑语言更加的丰富和个性化,因此,教学内容定为:创造之旅——“捡拾”来的生命。教学围绕以废旧物为材料的雕塑创作过程展开,设置了感受材料特点,探究制作方法,创新作品主题,进行创作实践,展示评价作品等一系列环节。教学从体验、感悟到创造、实践,由生活到艺术,层层递进。学生在赏析作品、探究材料、立意构思的过程中,在生命的快乐绽放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废废弃物雕塑的创作规律、艺术语言和精神内涵。

  案例评点:

  课前每班准备一只大纸箱,存放、收集班级师生使用过的废弃物品,如吸管、易拉罐、饮料瓶、胶带圈、报纸、杂志、光盘、电池等,课代表安排学生定期收集、清理、分类。

  (一)展示、表演,与材料亲密接触

  1.展示教师“捡拾”收集来的废旧物品,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其生活________。

  2.范作展示,学生带着好奇心观望。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一把老虎钳、几根电线,或者一只电子镇流器,几根铁钉,经过我们的手就仿佛具有了生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经历创造之旅,给废旧物以生命。

  二、交流、探究,感受材料特点

  1.师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既容易获得,又具特点的废旧材料?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怎么处理这些材料的?自己是如何收集到的?

  2.学生分组汇总收集的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搜集到的废旧材料分类。

  3.师生交流:与常见的石、泥、铜等传统雕塑材料相比,废旧物作为雕塑材料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材料形态废旧材料种类主要加工方法常用工具

  点状材料稻谷、豆类、电池、贝壳粘贴、串剪刀、美工刀、胶水、切割机、焊接机、铅丝、钳子、线绳、线绳、乳胶等

  线状材料线绳、羽毛、芦苇、草捆扎、粘贴

  面状材料纸张、塑料、布卷、揉、缝制、团、粘贴、累积、弯曲

  块状材料金属、石、木、泥、石膏焊接、切割、堆砌、扎

  师生归纳总结:

  1)废旧材料的种类丰富,生活中常被人们随意丢弃,________广泛,容易得到;

  2)废旧材料固有的形状、肌理、色彩、质地,呈现不同特点,给人不同感受;

  3)废旧材料形状多样,统括了点、线、面、块等基本造型要素;

  4)废旧材料雕塑方法多样,但容易受材料自身特点限制……

  4.参观了解别组所带材料,根据需要在组间进行适当的调换。

  三、尝试、赏析,探究制作方法

  1.在组内所带的材料中选择较一种材料,思考:可以采用怎样的加工方法使材料呈现体积与空间?学生分组交流。

  2.课件出示表格,总结废旧材料塑造空间体积的一般方法及常用工具。

  3.师生总结:不同的材料应使用与之相适应的制作方法。恰当且巧妙的方法能更好地体现空间与体积。

  四、创意互动,赋予材料生命

  1.我们已经熟悉了材料,也掌握了一定的创作方法,那么,怎么超能赋予材料生命呢?大家来试一试。

  师生商量选取一、二种材料,尝试“头脑风暴”,用不同方式进行空间与体积造型。看谁的创意巧,这么构思的理由是什么。

  一把老虎钳可以是什么?

  头脑风暴第一波:

  螃蟹的钳、动物的脚、站立的人、未来战士、一条鱼、武器、瞭望台……

  头脑风暴第二波:

  焊接上一只废簸箕就是一只“寄居蟹”;

  绕上一圈电线就是“运动员”;

  糊上彩纸就是一条“热带鱼”

  ……

  2.那么,艺术家们是怎样让生命绽放的呢?

  1)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你看到了怎样的“生命”?

  2)用什么材料来造型的?

  3)采用了怎样的造型方法?学生展开想象谈感受。

  3.大家一起来试试:仔细观察课前所搜集材料,分组讨论可以怎样造型,选派同学在班级交流(一人或者多人均可,可边介绍创意边演示)。

  师生归纳:要做出生动富有生命的作品,就必须抓住对象的特点,结合材料呈现的基本造型元素及其他特征,敢于想象、创造,才能创造出有生命的空间造型。

  五、创作、实践,生命在快乐中绽放

  1.启发学生构思用材料雕塑的形式为身边的生命“塑像”,学生谈创作设想(材料、方法、构思的独特之处)。

  引导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师生共同帮助学生完善构思。教师引导学生不要追求外形的“像”,而要力求通过材料表现生命的本质、神韵。

  2.以“生命”为主题,创作一件或一组雕塑,可合作也可独立完成。

  要求:

  1)充分利用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美感;

  2)作品构思巧妙,富有创意;

  3.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意识。

  4.教师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设计构思与造型,并给与鼓励。

  六、评价、收藏,体验成功的快乐

  1.作业过程中,迅速将学生创作过程和他们的作品迅速展示出来。

  2.创作基本完成,学生围绕自己创作生命的过程谈创意,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从美术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价。对学生作品的创新之处、独特之处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作品不是那么完美。

  3.在师生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学生对作品进行二次作业。

  成效分析:

  本课首先采用废旧的物品导入,让学生先了解废旧材料给材料分类,激发学生积极加入活动,教师的提问让学生对废弃的材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的形象直观的导入,让学生生发现废弃物也可以塑造生命。

  让学生感受材料的特点,它们各自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加工方法和所需要的工具。教师用表格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

  创意互动学生充分交流、探讨的机会,体会团体合作的乐趣。头脑风波,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的思考,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的思维,大胆的设计让学生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学生在评价、收藏,体验成功的快乐中结束本节课,并完成了本节课件的教学目标。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3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缤纷家用电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第3单元内容,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以日常家用电器的造型设计作为教材的主体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产品,形成面对生活实际需要的设计意识,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2、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家用电器设计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家用电器设计的规律性知识。提高学生对家用电器设计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家用电器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__能够参与有意识的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和处理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能力目标

  __能够根据整理的调查信息,提出改良产品设计的方案,并画出大胆创新的创意稿。

  __能够掌握家用电器设计效果表现的基本技巧,绘制具有一定美感的创意效果图。。(3)发展目标:

  __能够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体验设计对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及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本课侧重于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

  (2)难点

  如何构思立意,根据功能、形状、颜色、材料、质感等方面设计出更人性化的家用电器。

  攻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一、运用手工绘画表现;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家用电器多层次的展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日常家用电器,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电器产品,教师通过对日常家用电器作用的提示,引发学生对日常家用电器设计的思考,并安排学生参与课前市场调查,到市场观摩各具特色的日常家用电器,建议学生针对家用电器产品使用者的情况,市场销售的情况,国内外同行业的产品情况等展开调查。例如学生针对产品使用群体分类调查时,可分别记载长辈与同学对此产品的意见反

  馈。在调查过程中用表格形式记录产品特点,例如可以视其功能、形状、颜色、材料、质感等予以记录,再给予等级印象评定。特别是把喜爱的日常家用电器录下来以便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日常家用电器的调查结果,讨论喜爱的家用电器的特性和不同设计形式,分析怎样的家用电器更具有市场吸引力。通过交流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家用电器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如家用电器的设计要从功能、形状、颜色、材料、质感等方面去考虑,结合图例讲解,培养学生设计时的创新意识和人性化观念。

  湘教初中美术

  缤纷家用电器说课稿,标签:美术说课稿,美术说课教案,

  三、说学法

  整个基本学习过程由“信息调查——设计创意——效果表现”三部分组成,先是学生分组自行进行市场产品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然后整理资料,提出设计方案,进行创意设计构思,再绘制设计创意稿,尝试独立创意设计,最后绘制产品设计效果图。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与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

  生:信息调查——设计创意——效果表现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信息调查

  首先发动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工协作调查了解与一件家用电器相关的产品信息,并整理成文字资料。这件家用电器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家中认为设计不够满意的产品,也可以直接调查学生自己喜爱的家电产品,比如MP3播放器、随身听等电子产品,目的是为“活动二”的设计改良活动顺利展开做准备。

  2、分析讲解课文范画,感知课文

  通过教材供的家用电器图片,使学生了解到好的产品造型设计体现了产品的形、色、质诸多要素的最佳组合。并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根据其实用和审美的功能,在材料、构造、色彩和装饰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设计。对设计手法给予一定提示使学生获得更多信息,用作学生练习时参考。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树立学习信心,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悦的享受,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3、自主探究,设计创意

  尝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进行“活动一”的资料整理,写出调查总结的同

  时,画出通过小组充分酝酿的家用电器改造方案创意稿,并写上设计说明后,再进入到“活动二”的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让各个学习小组之间交换创意稿。每组学生

  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其他小组同学的设计创意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每组同学也可以积极阐明自己原有的设计创意主张,补充、完善本组的改良设计。这时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学过程始终在学生互动促进中进行。

  4、展示与评价

  最后每组自评后将一张最好的作品上交,在屏幕上进行展示点评。学生介绍分组对比原有家用电器的设计,介绍本组最佳设计作品的特点,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探讨各组设计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

  五、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示范讲解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4一、说课标

  (一)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二)内容标准:

  根据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对7—9年级学段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

  1、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具体化。

  2、学习活动建议针对目标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

  操作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3、评价要点则提出柱测目标达成度的要点。

  二、说教材

  (一)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二)编排体例:

  是由课题—教学提示—图片与范画的欣赏—教学内容的设置—学习建议—思考与讨论—学生作业等组成。

  (三)内容结构:

  本教材在内容结构编排上改变了传统的学科知识门类划分课业的形式,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而采用了并列式、散点式排列而非单元式。在本册教材中,四大学习领域所包含的课程内容所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共包含了5课,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共包含了6课,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共包含了1课,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共包含了2课,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和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占全册教材的80%左右,可见这两个学习领域在这学年段美术学习中的重要性。

  (四)知识整合:

  本册教材主要围绕着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知识进行的学习。

  1、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2、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3、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

  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1)要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通过引导学生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作、动手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获得制作方法、了解所需的材料。

  (3)多在随堂教学时提供给学生,重在营造适合学生欣赏、讨论、获取知识。

  (4)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补充教材。

  (5)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情景增强教材的趣味性。

  (6)重视教师的示范。(教师的示范能清晰展示美术技法更能发挥教师的作用。)

  2、评价建议

  评价点:

  (1)

  能否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美术作品的形与色;

  (2)

  能否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是否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3)

  学生是否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在过程中是否尝试各种技法;

  (4)

  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是否得到提高;

  (5)

  是否有合作精神、能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评价方法:(1)自评方法

  (2)互评方法

  (3)师评方法

  (4)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方法

  (5)作品展览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学设备与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

  (2)校外资源;剪纸、编制、废弃物再利用等;

  (3)利用络信息化;资源共享;

  (4)自然环境资源;自然风光写生等等。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5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初中美术欣赏课的说课稿应怎么写?

  初中美术欣赏课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某某考生,很荣幸能够向各位老师,展示我对装饰画的理解和教学设计。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装饰画》。

  板书课题:走进装饰画教室

  下面我将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进行设计说明。

  一、课时:

  为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主题的单元学习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生活品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我们更多地用绘画来美化生活空间,其主旨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装点居室。突出特点是把装饰画的创作及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生活化、实践化,帮助学生学会感受装饰画的魅力。这也是造型与表现领域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这一年级学生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体验和感受生活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强。但对形和色的搭配、组合能力却比较有限,更缺乏运用不同材料综合进行个性化创作的能力。

  这些恰恰是本节课教学的起点也是开展教学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装饰画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装饰画的形象和色彩,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尝试装饰画的创作练习。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和实践能力,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创作作品来美化生活,提高环境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地了解装饰画的构图、造型、色彩等基本常识。难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绘画实践,正确理解和把握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和有关形式美的表现方式。

  六、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提倡探究、实践和体验性,提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探究欲望。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讲授法和实践指导法,去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感受、表达、探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油画棒、素描纸、铅笔等

  下面重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说明

  (一)导课

  情境塑造:首先准备一张缺少装饰画的室内照片投到屏幕上,引导学生寻找画面中缺少什么?接着把一幅黑白素描作品和一幅装饰画作品分别投放到空白的墙面,请学生比较哪幅作品更适合装饰室内?

  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兴趣和求知欲,为迅速导入课题打好基础。

  (二)新授

  1、引导学生认识装饰画

  回头板书“一、认识装饰画”

  什么是装饰画?

  凡是富有装饰性特点或用于装饰用途的绘画,都可以叫装饰画。

  带着学生欣赏使用各种材料、肌理、风格、方法而成的装饰作品8幅,着重给学生观察各种材料,尤其是废旧材料在装饰画中合理运用的精彩作品,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情趣,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总结出装饰画的基本特点有:

  装饰的目的、鲜明的色彩、造型的夸张、材料的美感、自由多变的构图、手法的多样等。

  板书:装饰、色彩、夸张、材料、手法

  这样就通过观看图片,思考问题,逐步建构起学生对装饰画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从而为下一个环节解决重难点做好铺垫。

  2、装饰画的表现形式(板书)

  通过选择马蒂斯的剪纸、毕加索的绘画、冷暖倾向明显的装饰画作品,带着学生重点理解装饰画的三种表现形式:

  (1)构图:自由(2)形象:变形(3)色彩:美感

  通过对作品进一步分析,对装饰画的形象有理解性的认识,感知色彩在作品中情感的表达。这一部分是认识装饰画的难点,也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动手创作的必要理论指导,事实上这就是如何来构思、创作一幅装饰画的关键点。

  (三)技能示范

  为了节约时间,我提前录制并剪辑了一幅装饰画创作的微视频。在播放视频之前提醒学生思考:看完后请大家概括装饰画的创作步骤。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提高学习主动性。同时让学生观看、思考、提炼步骤与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课件中把创作装饰画的基本步骤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板书)

  (1)构思起稿(构图、形象、色彩)(2)上色(3)调整完成

  并布置作业“为我的卧室准备一幅装饰画”(可以板书)

  同时给学生提供一幅向日葵的摄影照片,作为创作素材,要求学生从前面学习的装饰画的色彩、形象和构图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入手,进行装饰画的创意和创作。这样设计课堂练习的目的是回扣导课环节,有始有终,注意教学设计的逻辑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创作练习,切实提高鉴赏与实践能力。

  学生依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练习,我会在同学们需要我帮助的时候进行指导,发挥师教为要,点拨升华的作用。

  (五)作业展示与评价

  作业基本完成后,我会让学生自主展示创作的装饰画作品,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表现,能和卧室的环节吻合吗?发挥多元评价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要服务生活需要。请全班同学根据展示的学生的表现,现场投票,选出最具创意和最有表现力的装饰画作品。由教师颁发小小的纪念奖品,以此来激励学生。

  (六)课堂小结与提升

  用精美的语言概括装饰画的三大特点: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通过分析、提炼和程式化的创意,用诗意的语言表现出来。这就是装饰画,更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上装饰画,并能动手制作,让它扮靓你的心情与生活。这样设计可以提升学生对本节课的深层理解,更加明确艺术服务生活的现实意义,从而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八、最后,我在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走进装饰画

  一、认识装饰画

  装饰、色彩、夸张、材料、手法

  二、装饰画的表现形式

  构图:自由

  形象:变形

  色彩:美感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鞠躬)

篇三: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说课

  

  初中美术课说课稿

  初中美术课说课稿范文(通用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美术课说课稿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上周我在官梨坪中学执教的一堂八年级美术课《巧做鱼挂饰》。我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设置,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及课后反思几个方面说说这堂美术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选择: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一堂自选内容的手工课。这样的选择出于两个考虑,一是想为各位老师展示一下我在平时手工课上怎么开展教学的状态,和老师们探讨一下更合理的手工课教学模式;二是在官梨坪中学听课两周感觉美术课缺乏一些活力,想通过可以合作的课程营造相对活跃的课堂气氛。尤其在临近元旦的时候指导学生做一些装饰教室的手工作品,能创造更好的实用价值。

  2、教学目标:

  现在的中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当前的美术教学往往也因为教学工具选择的麻烦而忽略手工课的教学,所以我根据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目标:掌握用彩色卡纸制作鱼挂饰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立体卷纸和点线面装饰挂饰。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基本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手工操作细致性;通过轻松课堂氛围的营造,尽力让学生获得对手工课的兴趣。

  3、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点线面装饰和用卡纸卷、剪、贴、连的基本方法制作鱼挂饰,我主要利用范例作品引导,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观察、探讨、实际操作完成制作。

  教学难点:点线面的合理装饰及如何通过小组协作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提倡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单纯传授者、灌输者,这次培训专家们的讲座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倡导教师营造轻松的,愉悦的美术课堂氛围。所以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力通过范例的展示和过程的示范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示范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注重方式)——讲解(注意细节)——示范(提示步骤)——辅导(讲究方法)——展示(讲求全面)——评价(注重亮点)生:初步感知——交流体验——实践操作——展示评价师:引导观察——示范过程——分组辅导——评价总结。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面对五十几个初次接触的学生,消除陌生感紧张感是首要的,首先我叫出两名学生画出基本的鱼形,然后用神笔马良的神话故事提示,把做好的范例展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本次手工的制作材料和方

  式,简单明了的工艺和精美的视觉效果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2、知识点提示

  这堂手工课除了鱼外形的绘制,还涉及两个装饰,一是点线面的装饰,二是卷纸条的装饰,一个需要绘,一个需要剪贴。点线面本来是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估计已经淡忘,所以教师用几分钟时间和两张示范作品提示基本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观察鱼挂饰上如何使用点线面来丰富鱼形。卷纸剪贴的部分教师提示让彩色卡纸打卷的基本技巧,即用铅笔拉卷卡纸,并用卷纸卷成圆筒和纸片的方式装饰大鱼部分。

  3、教师示范

  手工制作课程教师的示范很重要,教师通过示范可以演示完整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明了制作的步骤和一些制作细节,教师在黑板上张贴文字步骤和制作注意事项,以便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给出提示。

  4、学生分组操作

  教师提示学生检查课前分发的材料,分组开始制作,这时教师在教室里分组巡回指导,尽可能关注指导到每个小组,在辅导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亮点或者问题及时鼓励、提出并解决。问题的指出能避免其他小组再次犯错,亮点的鼓励更有利于调动课堂氛围。教师除了使用

  轻松幽默的语言关注学生,更需要根据时间提示学生操作进度,以便整体推动完成教学任务。

  5、展示评价

  尽管大多数八年级学生会害羞扭捏,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让别人看到,更希望自己组比其他组做的更好,让每个小组都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展示他们的主体地位,所以展示评价的环节不可轻视,教师选择几位在辅导过程中有特点的学生点评作品,然后让学生谈谈本次手工课的体验或收获也能更好的为课程画上句号。

  6、总结拓展

  鉴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本堂课没有让学生设计鱼形以外的挂饰作品,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制作不同形状的挂饰,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寄语学生用巧手制作精美的手工作品装饰我们的环境。

  四、说教学反思:

  尽管在官梨坪中学执教的这堂课上得还算完整,但依然留下了很多遗憾,比如在全班示范的时候忽略了一些制作细节的讲解,比如整体的拼合要注意高低大小的搭配。小组的分工合作虽然在小组内做了指导,但全班性的提示可能效果更好。评价的时候还可以多叫几个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课后拓展可以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范例作品。教师的辅导面关注面可以更广一些。

  其实这是一堂过于简单的手工课,点线面的要素也是在学生小学阶段学过的内容,但结果是学生在画的时候连一个基本的鱼形也画得缩手缩脚的,点线面的装饰更是差强人意。还有一些学生更多的在打酱油,缺乏参与的热情,积极主动寻求老师帮助的并不多,这一方面缘于我们日常美术课的过于沉静,一方面缘于我们的教育过于严肃,老师高高站在讲台的局势仍然没有改变,学生没有想去主动走近你的想法,好在课改在继续,我们在改变。这次的三个月国培学习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美术教学我们会努力做到更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X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黑白装饰画的美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首先)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美版初中教材第十八册第四课《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出示板书)本课是“造型61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确定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承前

  启后的作用。

  2、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可以了解用一种颜色与纸的对比,所表现出的对形体的概括与表现力,学习它以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所表现出作者的构思,感受黑白装饰画艺术的魅力。并且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纬度和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知黑白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和多种表现效果,了解黑白装饰画的创作过程。使学生掌握对黑白装饰画分析、理解、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节课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风格的黑白装饰画分析比较,共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根据生活中的形象或图片中的形象,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绘画方法,创作一幅黑白装饰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各种风格的黑白装饰画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并掌握正确的评价方式。发展潜在的艺术个性,大胆传递主观思想和感情。提高对黑白装饰画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4、根据我对教材分析的理解,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欣赏图片,让学生对黑白装饰画的表现特征、艺术效果和思想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进行对彩色照片和黑白装饰画的分析比较。

  难点:

  具体分析、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理解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完成有创意的黑白装饰画设计。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运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合作教学法、鼓励教学法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我先采用引导教学,用幻灯片放映一些不同特征的黑白装饰画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然后提出问题,进入课文。接着放映不同艺术特色的装饰画并作出比较,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本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让学生学会看作品,在看的过程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审美价值观,感悟出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并运用到生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并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过程设计

  我将从课前准备—激趣导课—欣赏讨论—实践操作—教师总结几个方面进行我的教学。

  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不同的黑白装饰画图片,带进课堂让学生欣赏。

  2、激趣导课

  首先,我先让学生欣赏一个黑白效果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在神秘中接触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感受黑白美感。接着我会出示熊猫图片,提问:“熊猫一生当中的两大愿望是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出答案:第一是熊猫想照一张彩色照片;第二个是想去掉黑眼圈。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黑白画的独特魅力。

  接着,我让学生观察一下教室今天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教室的墙上贴满了不同风格的黑白装饰画,并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这样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好地体会黑白装饰画的美感。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黑白装饰画的色彩要素是有黑白灰三种要素构成的。

  最后,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表现形式的不同,使得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提出问题:同样是表现人物的黑白装饰画,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分析这几幅图片,会发现有的比较厚重,有的比较简练,让学生在思考中对本节课产生好奇,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由于点线面的构成不同,以及黑白灰所占的面积不同所以效果也不同。这样我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

  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欣赏讨论

  我们看到的水墨画它体现出了黑白灰的层次美;那么在平淡的年代里人们追求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多彩的年代人们又返朴归真想回归自然,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追求的是一种心态美。例如怀旧照片和黑白的摄影等对于情感的表达是色彩很难达到的。而黑白装饰画不仅仅是简单的用黑白来纪实,而是用一种颜色与纸的对比关系,对客观物象进行重新塑造,进行主观归纳,画面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基本要素组成的层次,形成一种单纯的美。

  首先,我用幻灯片给学生展示多种风格、多种材料的黑白装饰画作品。并提出问题:你对教材中“黑白装饰是一种颜色通过与纸形成的对比关系创造的富有装饰性的绘画”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学生观看作品,并分组讨论。分析黑白装饰画的内容与风格、交流对黑白装饰画的个人看法,挑选自己喜爱的作品。通过大量的欣赏,引起学生对黑白装饰画的兴趣。展示学生的个性风格。

  接着,我继续拿出几组黑白画和彩色画进行对比。寻找黑白画中存在的吸引力。同样的画面(房子、鞋、餐具、风景、人物),但彩色的照片和黑白装饰画却给人不同的感受。

  我找学生用幻灯片演示从色彩照片到黑白装饰画的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黑白装饰画给人带来的美感。并总结:彩色照片给人视觉上有很大的冲击力,表达出作者丰富的情感;而黑白装饰画就会给人一种概况,想像的空间,人为创作的东西也会越多,表现出的就是另外一种感受;从黑白装饰画到彩色照片转变的过程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们各有各的美,各得其美,各美其美。

  接着我用一年四季做比喻,秋天给人带来繁荣、丰富的感觉;而我却喜欢冬天,它把丰富、繁荣变得简约、概括,给人一种纯洁,平静的感觉。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交换观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态度。

  最后,请同学说说作品的独特之处。归纳总结:

  黑白画装饰画的表现形式除了点、线、面以外,(出示板书)还有:明度、线条、错觉、转换、仿影、对比、象征和变形等给我们一种单纯的美、简洁的美、淡雅的美。

  在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大量欣赏比较,自己体验黑白装饰画给人带来美感的同时,感受彩色照片和黑白装饰画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从而把整个教学过程推向高潮。

  4、实践操作

  帮助学生确定自己喜爱的一种风格。尝试根据生活中的形象或照片,创作一幅黑白装饰画。安排好画面的整体黑白关系,使黑与白互相交替、互相穿插,富有节奏,是构成一幅好的黑白装饰画作品的先决因素。

  首先我以花卉的照片为例,介绍黑白装饰画的三种处理方法:

  第1种,用记号笔勾轮廓。可以在背景上用点点烘托花朵。

  第2种,背景涂黑。可以把背景沿轮廓涂满黑色。

  第3种,把花瓣涂黑,背景处理成灰色。

  鼓励创新意识,学生自由组合,按小组创作。培养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感受的能力,提倡分组交流的方式。

  教师巡回指导。练习中,根据学生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设计上和技术上的困难,及时展示一些创意好的草图。有共性问题统一讲解,并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展示表扬。鼓励学生有创新意识。这样给学生技术上的支持,帮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能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到创作乐趣,提高创作能力。

  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请同学互相谈对作品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同时,通过实践操作的过程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提高。

  5、教师总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作品、对作品的分析、讨论,了解黑白装饰画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感知黑白灰以及他们的关系,引导学生欣赏、认知黑白灰给人带来的美感,尝试用黑白装饰画的美感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如何对物体进行概括,如何运用黑与白表现出绘画的装饰效果,如何用语言交流自己对黑白装饰画的感受和认识。

  让我们认识到黑白装饰画的独特魅力,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选择不同风格不断地创新,就能够设计出很好的画面来表达我们的美好生活。

  四、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遵循“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在欣赏、比较、归纳、总结几个方面深入学习。让大部分学生达到能够自主、正确的掌握黑白装饰画的基本要素,了解黑白装饰画和彩色照片给人的不同感受;让个别领悟性较好的学生达到除了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教学内容以外,还能够独立、创新、发挥自己的个性,通过自主学习和师生共同讨论,达到一个更高的认知水平。

  最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美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和追求。

  五、板书设计

  下面请大家看我的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有微缩教案之称,我以大纲契领的板书达到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体现了整个教学的过程,突出了重点和难点,这样看起来简单明了,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追求。

  板书设计:

  黑白装饰画的美感。

  一、基本要素:点线面。

  二、基本方法:节奏韵律,对比调和。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造型表现”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人物肖像速写,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线造型,抓住人物头部的比例结构,形象而生动的表现人物的特征。本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能在写生练习注入一定的理性思维,提高造型表现能力,为下一课全身动态速写作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人物肖像画只有感性的思维,缺乏理性的观察力及表现力。新课标要求美术课中淡化技能,但并不是不要技能,所以,在人物结构比例关系的讲解的环节中,我删除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选取最重要的部分结合启发、演示等手段,引导学生认识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理性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让学生了解人物五官的基本特征。

  ②让学生了解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及绘画步骤。

  2、情感目标

  通过徒手肖像画的练习,培养学生理性的观察力及造型表现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五官的特征,掌握人物头部的比例结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对人物肖像进行写生。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旁边新开了家超市(欧尚),开业那天你去了吗?人多吗?

  (学生)去了,人特别的多。

  (教师)开业那天很多人都去了,有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女儿也去了,由于人特别的多,就出现了一点意外?这时,该怎么办?

  (学生)她们走丢了。到服务台广播女儿的长相以寻求大家帮助。

  (教师)由于这位母亲当时很着急,表达的不是很清楚。于是,工作人员出示了几张画像:

  你能帮这位母亲认出她的女儿吗?

  (学生)不能,我们不知道女儿的长相。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人群中找到一个人,首先要知道她的长相,也就是她的特征(特征: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说明:以身边熟悉的超市开业,让学生处理常见的突发事件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授

  1、理论新授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这个女儿的特征:椭圆型的脸,大眼睛,双眼皮,塌鼻子,小嘴巴,有刘海,扎了两个马尾辫。找一找,这几张画像中有没有走失的孩子:(具体分析画像,教学生认识人脸部的几种特征)

  (说明:紧紧围绕"寻找走失的孩子"这条线索,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掌握脸部五官的几种特征。)

  2、技法分解

  这几张画像与这个走失的孩子不符合,那怎么办呢?我们现场画一张,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然后回答几个问题:

  1)绘画的顺序是什么?

  脸型轮廓、鼻子、眼睛、嘴巴、耳朵,头发

  2)其中辅助线的作用?

  ""是中轴线,把脸平分为左右两边。

  ""比例线。眼珠把人的脸平分上下两半,鼻子在下半边的一半偏上一点的位置,嘴巴在剩下一半偏上一点的位置。

  注:这是一般人正常的比例结构,当然也有些情况比较特殊,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说明: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难掌握的地方,在这个环节的讲解中,我选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使之简单化并结合演示的手段,引导学生认识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

  3、回顾熟悉的人的特征

  1)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大家都熟悉的明星的特征。如:刘德华,周杰伦……(可以展示一些大家熟悉明星的图片)

  2)说一说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的特征……

  (能说出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的特征的同学很少,几乎没有。)

  (教师总结)同学们对明星观察的很仔细,而忽略了身边的、最亲近的人。

  4、作业布置

  写生你的同桌

  要求:仔细观察你的同桌,抓住他(她)的特征,用线造型。注意人物头像的比例结构。

  反思:这在没有任何现代教学设备的前提下上的一节公开课,刚拿到课题的时候,我真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一般的"造型表现"单元的课上起来就比较困难,更何况还没有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

  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我思考的重点,我将本课新课的内容贯穿在一个故事中,以学校旁边的超市开业,帮助寻找走失的小女孩并为她画像为线索,在如何画像的环节中,教师遵循美术课上"淡化技能,但并不是不要技能"要求,减轻技法的难度,结合启发、演示等手段,引导学生对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有了理性的分析能力。本课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让学生体会到"造型表现"中的乐趣。

  一、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傲雪梅花”是初中美术第七册第四课的内容,这一课内容属于中国画范畴中的一些基本的知识。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学习本课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分类、技法以及中国画是怎样运用笔墨进行作画的。为以后学习、欣赏中国画打下基础。使学生能了解古代文人怎样以物咏志抒发自己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的韵味。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审美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从而达到以物咏志抒发情怀。所以把笔、墨的表现方法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古人是通过笔墨的表现来抒发情怀,展现个性。每一幅大师的作品都是他们人格的写照。但是怎样通过笔墨来表现个性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而把“有个性的表现笔墨的关系”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结论的教学理念。

  2、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三、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思路及设想: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画发展史、表现题材、技法分类。演示用笔用墨的方法。

  第二课时:选用梅花的诗歌及图片设置情境导入,然后介绍梅花外型及所蕴含的寓意、及象征精神,接着示范画法及技法讲解、学生分析和尝试。

  第三课时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创作。

  教学中始终贯彻美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而不是培养画家。

  即学生只要知道怎么画、为什么这样画,并不要求“他们”一定会画的方针。

  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得出问题的过程,注重使用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其中)这一方法得出结论。

  五、教学程序:(教学环节设计)

  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②探索求进,学习新知

  ③教师示范,引导观察

  ④展开讨论,激发思维

  ⑤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以上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是:学生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增进民族情感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相统一等教学规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王维的诗(谜语)引出新课,使学生认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自豪感。

  探索求进,学习新知

  1、运用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讲解中国画的发展史,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3、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提高学生美术的素养。

  教师示范,引导观察

  教师(示范)画一张花鸟画,让学生观察中国画的用笔用墨。通过演示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画是怎样画的,又可以通过观察教师作画,进行思考,进而领会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展开讨论,激发思维

  让学生讨论教师演示时使用的笔法和墨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教学方法。(学生自己通过探索总结的结论,比教师告诉的结果印象会更深,掌握的时间会更长。利于学生将来能自主的学习,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现今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并不是培养画家。因此,本环节,只要学生能大胆的用手中的画笔在宣纸上涂、抹、甚至乱画都行。

  学生在体验笔墨韵味的同时,他们(小组)之间会互相学习,学生自己会发觉谁“涂”得好、谁的不够好。而这些体验教师是无法直接告诉学生的。

  本缓解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学生能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或技巧。

  一、说课标

  (一)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二)内容标准:

  根据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对7—9年级学段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

  1、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具体化。

  2、学习活动建议针对目标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3、评价要点则提出柱测目标达成度的要点。

  二、说教材

  (一)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二)编排体例:

  是由课题—教学提示—图片与范画的欣赏—教学内容的设置—学习建议—思考与讨论—学生作业等组成。

  (三)内容结构:

  本教材在内容结构编排上改变了传统的学科知识门类划分课业的形式,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而采用了并列式、散点式排列而非单元式。

  在本册教材中,四大学习领域所包含的课程内容所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共包含了5课,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共包含了6课,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共包含了1课,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共包含了2课,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和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占全册教材的80%左右,可见这两个学习领域在这学年段美术学习中的重要性。

  (四)知识整合:

  本册教材主要围绕着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知识进行的学习。

  1、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2、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3、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1)要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通过引导学生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充

  分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作、动手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获得制作方法、了解所需的材料。

  (3)多在随堂教学时提供给学生,重在营造适合学生欣赏、讨论、获取知识。

  (4)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补充教材。

  (5)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情景增强教材的趣味性。

  (6)重视教师的示范。(教师的示范能清晰展示美术技法更能发挥教师的作用。)

  2、评价建议

  评价点:

  (1)能否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美术作品的形与色;

  (2)能否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是否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3)学生是否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在过程中是否尝试各种技法;

  (4)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是否得到提高;

  (5)是否有合作精神、能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评价方法:

  (1)自评方法

  (2)互评方法

  (3)师评方法

  (4)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方法

  (5)作品展览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学设备与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

  (2)校外资源;剪纸、编制、废弃物再利用等;

  (3)利用网络信息化;资源共享;

  (4)自然环境资源;自然风光写生等等。

  一、说教材:

  (一)设计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造型?表现"领域是指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把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尝试不同工具,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我家的菜篮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广东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三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的造型与表现课。通过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及蔬菜的形态、色彩特征,学习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的美。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课的教学设计。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把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是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的要求,使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感受生活的美。

  我的设计理念来自于课标的精神,在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感知菜篮子与蔬菜"、"分析画家的画"、"探究物体前后遮挡的关系"、"欣赏不同的表现手法"这四个环节来完成对《我家的菜篮子》的表现。此外,我还设计评价活动,通过自评、互评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一方面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使老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与"蔬菜"的形态、色彩特征。

  2)过程与方法:

  A、在欣赏中,体验大师对生活美的感受。

  B、在摆设中,体验构图的美感。

  C、在探究中,体验多种物体的前后遮挡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注日常生活美,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

  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的形态与色彩特征。

  (四)教学难点:

  多种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

  二、说学生的基本情况: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不久的儿童,他们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如果能找到适合并让他们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去做、去学。所以只有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体会趣味感、成功感"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三、说教法

  为了锻炼学生形象记忆能力(脑)和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手);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眼)。真正体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的原则。

  根据学生情况,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教学法:导入部分我设计了猜一猜和参观蔬菜王国的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种情境氛围中接受知识,并通过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

  2、观察、发现法:观察、发现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我让学生观察蔬菜以及画家的画,使学生发现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安排有不同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进行练习的欲望。

  3、体验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看看、说说、摆一摆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活动的快乐,并从活动中获得知识。

  4、评价法:通过自评、互评以及互动交流的评价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观察记忆法、对比学习法和互动评价法。首先让学生观察记忆菜篮子以及蔬菜的各种特点,然后引出画家的画,从中发现绘画构图的美,再通过摆一摆的活动,最终解决了难点,学生绘画后通过评价活动,达到了认识"我家的菜篮子"的教学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在设计《我家的菜篮子》时,我是按“感知体验,赏图析画,探究学习,学生练习,分享评析,拓展延伸”的程序来设计的。

  著名教育家波莉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体验是美术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

  美术教学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在体验中有所感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受到情感的熏陶。尤其对于《我家的菜篮子》这样的课文,更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地去体验探究。

  首先,我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导入课题,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菜篮子及蔬菜的各种特征;再加上图片的欣赏,巩固了学生对菜篮子及蔬菜的认识。此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第一次得到情感体验。

  其次,我引导学生赏图析画,为了使学生明白构图的形式美,感受画家对生活美的追求,我采用了两个步骤来完成。一方面是与语文学科综合,介绍画家的成长过程。通过教师有情感的表达吸引学生注意,创设人文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另一方面是分析画家的构图形式,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中一步步地体会到构图的巧妙,此时,再进行摆一摆、看一看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大小一样好看吗?""前大后小好看吗?""同类色在一起好看吗?",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构图知识,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

  学生此时已经对构图有所感悟,这时,我创设了第三步的教学活动——"绘画表现前后遮挡关系"的探究活动,并出示绘画步骤,使学生真正明白构图的秘密。

  第四步,是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环节,我出示三种不同表现"菜篮子"的方法,与学生一同讨论分析,目的是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和创造思维。我还出示三个不同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表现这节课的内容,这样既符合分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又面向了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

  最后,我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美术课程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本课通过说一说、评一评的评价活动,让学生自评、互评,同时,在评价活动中,老师及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形成互动评价,一方面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后来,我还拓展延伸,调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巧妙地渗透环保教育,使美术与思想品德、人文学科综合在一起。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又最大限度地获得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

  六、说板书设计:

  这个板书既体现整节课的主线,又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符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展示了本课的教学思路,既新颖别致,一目了然,又通俗易懂,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以校园风景画写生为主题,让学生运用掌握的铅笔淡彩画的技法,系身体会、接触大自然,展开想象和观察能力用心描绘给我们还不熟悉的美丽校园。在绘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校的发展史,写生完后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和成功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热爱生活的道德美育。

  2、教学目标:

  A、让学生学会风景画的选景构图方法。

  B、定稿后铺一层素描大体明暗

  C、熟练的把握好水分上好淡彩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淡彩的水,以及色彩的感觉度,要求学生在给画过程中,上色彩要大胆自然、明块,体现出水彩特有的透明感,选景上要求发自内心的。技法表现要求学生有朝气蓬勃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教学难点是怎样结合素描关系上好淡彩。

  二、说学法

  美术课的教学和其他课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动心,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感悟,结合技法描绘写生。

  三、说教法

  新课改理念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合作,教与学是互相联系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搜集材料作品的示范形式来进行教学,以学校的发展历史介绍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里倾向,从

  而热情的参与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好的东西,我们生活在其中也没有完全感觉得到。那是我们缺少了一双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开始接触新鲜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只要我们善诱的引导和启发他们接受是很快的。因而我对本节课进行以下设计。

  A、谈话法引入

  先介绍学校的发展史,以学校的景象质度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B、教师示范、引发学生兴趣、信心。

  从选景、构图、定稿、上明暗、详细分解介绍技法。

  C、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D、总结。

  师生互评。

篇四: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说课

  

  初中美术说课稿

  关于初中美术说课稿汇编5篇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1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少儿版七年级《美术》第14册“设计.应用”单元中的一课。“线”是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要素之一,而本节课提到的“立线”则是有影子的线,它把生活中的各种线形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方法“立”了起来,使其有了一个动手设计制作的过程,也令作品具有了很强的装饰性,体现了设计应用课美化生活和环境的作用。因此,本课内容的设置较有新意,动手又动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材料的选择较贴近生活,便于学生搜集和寻找。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在作品的赏析中感受艺术之美;在作品的设计中培养创新意识;在作品的合作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在制作过程中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总之,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学情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已具备初步的线造型能力,且普遍对动手制作兴趣较浓,而“立线装饰”正符合了这个年龄段的特征,动手动脑相结合。但是,他们对线造型设计的手段和方法知之不多,特别是正确合理地运用生活中各种线形的材料进行创作,使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不甚了解,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大量的范画作品,通过作品的赏析,师生的互动,教师的启发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之美的同时,逐步了解和掌握立线装饰作品造型设计的要点和难点,使其创作更具美感。

  2、作为设计应用领域的“立线装饰”,其主要的设计目的和用途就是美化装饰生活和环境,而课本所提供展示的范画形式单一,很容易捆住学生的思维,削弱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几乎在每一个知识点的传授中都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个或一点拓展的知识,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思维,使立线装饰的设计不断由单一到多样,由平面到立体,进而向全立体拓展,培养学生改善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设计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立线装饰的特点,掌握立线装饰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2、感受各种立线装饰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审美素质。

  3、体验合作与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点:

  了解立线装饰的特点,感受各种立线装饰作品的艺术美,利用各种线状材料进行立线装饰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五、教学难点:

  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质感和色彩,合理运用各种造型要素和造型方法,使立线装饰作品真正具有“装饰”之美。

  六、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沥粉制作材料,KT板,紫沙泥,粗细不一的跳绳,相关范画和工具材料。

  学生准备:各种卡纸,生活中各种线状的材料,相关制作工具。

  七、教学过程:

  (一)观察比较,导出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爬墙虎的藤条并和一个表现爬墙虎的藤条的平面装饰画作品对比。提问:两者有不同点?

  学生观察比较这两幅作品,经过讨论说出它们的不同点:一个是用黑水笔直接描绘而成的平面的线,另一个则是立体的线。

  [设计意图]:通过两幅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对立线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并自然引出课题――立线装饰。

  (二)活动参与,深入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幅有大象造型的纸立线装饰作品,并设问:立线装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用手去触摸作品――感受到纸的硬度和画面的凹凸;用灯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作品――看到画面上有“大象”的影子落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作品――发现“大象”的轮廓线有粗细不等的变化。进而得出立线装饰的主要特点是:有影子、有质感的变化。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得出问题的结论,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性,又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作品赏析,感受设计要点

  1、师生共同赏析纸立线装饰作品

  此赏析过程共展示了六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主要采用由教师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解答问题的教学思路共同感受立线装饰作品中造型设计的要点。

  (1)整体欣赏六幅作品――得出造型设计需夸张,要富有装饰美感。

  (2)欣赏作品1和作品2――得出造型设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是抽象的。

  (3)欣赏作品3和作品4――得出造型设计有对称和均衡之别。

  (4)欣赏作品5和作品6――得出“立线”的不同形态和有秩序的排列给

  造型设计带来很强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纸立线装饰作品的艺术美,充分体会纸立线的基本造型方法在具体作品中的灵活运用给人带来的装饰美感,掌握基本的造型要素和基本方法。

  2、游戏:纸立线变变变。

  此环节是在前一个环节基础上的一次拓展,即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纸通过拧、编、缠的方法,使纸变化出多种不同“立线”的形态,以改变单一的把卡纸裁成条状立起“作画”的方法。

  [设计意图]:以纸为媒介,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纸立线装饰作品的表现形式。

  (四)作品评述,掌握设计难点

  1、教师设问:立线装饰除了纸材,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并用课件展示用其他线形材料创作的立线装饰作品。

  学生边欣赏边归纳老师的提问,即除了纸材,还有电线、各种绳子、毛线、火柴、泥条、吸管、铅丝甚至树枝等。

  2教师再提问:这些不同材质创作的立线装饰作品的有何特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启发之下,边欣赏作品边回答老师的问题。即:由于材质的不用,作品给人的感觉不同,如毛线给人轻柔之感,而铅丝则给人刚直之感。并进一步讨论分析出在作品的创作中,应把造型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型选材或以材设型。

  [设计意图]:感受各种立线装饰作品的艺术美,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创造美,学会把材料的质感作为丰富造型设计的重要元素,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装饰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

  (五)演示讨论,归纳设计步骤

  教师展示沥粉立线装饰作品,简单介绍沥粉立线装饰的原理和特点,并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演示,进而由学生归纳总结出立线装饰的设计步骤。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让学生了解、感受了沥粉立线装饰作品的艺术美,同时又直观地展示了作品的设计制作步骤。

  (六)拓展知识,丰富设计方法

  教师提问:立线装饰的底版除了各种平面的纸材和板材外,还能有其他形式的底版吗?接着,结合实物和图片启发诱导学生

  (1)先出示把脸作为底版的猫头鹰立线装饰作品。

  (2)再用课件显示底版为盘子的泥条立线装饰作品。

  (3)最后展示用立线装饰的塑料杯子。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逐步归纳出底版除了纸材和板材外,还可以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底版可以作为造型设计的一部分并与之相融合成一个整体。

  (2)底版可以是生活用品。

  (3)底版除了是平面的,还可以是立体的。

  [设计意图]:拓展底版的表现形式,既丰富了立线装饰作品的设计方法,又能进一步打开学生的设计思路,使作品与生活的联系更密切。

  (七)合作设计,动手动脑

  1、分组合作,快乐体验

  (1)在桌子上设计制作立线装饰作品。

  (2)在地上直接用各种跳绳创作立线装饰作品。

  (3)用泥条在白色KT板上创作立线装饰作品。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选用不同的创作方式,既拓展了创作空间,又增大了作品尺寸,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了立线装饰作品创作的乐趣。

  2、作品展示,评议交流

  学生先分组展示作品,派代表上台进行交流,而后学生互评,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设计意图]: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并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八)开阔眼界,激发思维

  1、教师结合图片,简介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奇特的建筑结构。它的设计独树一帜,整个建筑是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并把钢管故意裸露在外面,象一个工厂车间。启发学生用“立线装饰”的视角去整体欣赏它,会发现它的建筑结构实为一个全立体的立线装饰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独特建筑结构的赏析,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使立线装饰由平面向全立体拓展。

  2、提出课后思考题:现代家庭装潢为了美观,通常把电线和水管埋在墙里,这样做会给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带来很大的麻烦,若把它们直接裸露在墙外,你将如何对它们进行科学而巧妙的设计,使其既实用又美观呢?

  [设计意图]:拓展课堂知识,把立线装饰的设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强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改变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意识,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九)寄语学生,升华情感

  同学们:在创意无限的设计海洋中,愿你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

  八、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立线装饰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2、在作品的欣赏评价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如何。

  3、学生的作品设计是否具有一定创意的装饰美感,且能积极投入到合作创作中。

  九、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给我最大的切身感受是,在新课程的改革实施中,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教材实施者,他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教材参与者。

  本节课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很简单,就是利用生活中各种线形的材料通过一些基本的设计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使其成为一件具有装饰性的立线装饰作品以美化生活和环境。如果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去传授,那么,学生的思维势必受到约束,反馈出的作业情况也会受到课本范画的影响,虽有创意,但不会有太大的突破和创新,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被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因此,我在认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知识和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并巧妙地渗透在教学的设计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了立线装饰作品的表现形式,又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热情,使得作品的呈现样式更加多样化、立体化,生活化。

  点评: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中独具魅力的一课。“立线装饰”也是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一种方法,然而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它的美感,创作出别巨匠心,富有个性的作品来却不容易。为此,教师把着力点放在了打开学生思维上,学生的思维放出的奇光异彩使这节课特别精彩。

  教师从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爬墙虎藤条入手,一下子使学生的思维跳出了局限的底版上的立线装饰,并由此找到了生活中的不同材质的立线,既感受了不同材质的美又由不同的材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符合新课程中以多种媒材进行创作的理念。游戏“纸立线变、变、变”既给了学生方法又使学生的思维丰富了、活跃了。此外,最后的拓展,通过播放裸露在楼道里的电线和水管的录像,引导学生对这些不美的立线进行加工设计,使之既美观又实用,至此,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生活,走向深刻,具有价值。而介绍全立体的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奇特建筑结构,又使得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走向了立体。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2大家好,我是来自三十八中学的美术老师,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苏少版实验教科书第15册《角色游戏》,下面我将从教学策略、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请各位老师指导:

  教学策略:我将从学生的生活情感出发,引导、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制作兴趣。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

  学习”领域,重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形式美化生活。的意识。面具设计让学生们走进面具,揭开面具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制作。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面对的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的主观意识逐渐增强,也已经具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初步的手工制作技巧,但面对面具手工制作中所遇到的剪切、折叠、粘贴以及组合还不够精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欣赏、评析、讨论以及探究面具制作,学习面具制作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掌握面具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够利用身边的废气材料进行创意制作。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面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点以及创作热情,同时培养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掌握面具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面具的创意设计,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各类分别的面具图片,美术课件,美术教材。

  学具:制作材料、剪刀、尺子、铅笔、画笔、各种颜料。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课前让学生分头准备制作工具,收集各种纸张和相关资料(材料:旧报纸、包装纸、毛线、木片、麻绳、羽毛等。

  2.友情提醒:条件允许,可鼓励学生走进博物馆或者上网查阅相关面具的知识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二)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面具作品。

  问:“这叫什么艺术?”

  学生争相发言:“面具。

  2.教师接着鼓励学生:“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试戴一下?”

  同学们好奇的争相试戴,戴上面具的同学改变了寻常的模样,有的可爱,有的俊美,有的怪异,有的亲切,引起学生一阵惊呼。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试戴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3.教师提问:“你们想亲手制作一个富有个性的面具吗?引入面具教学。

  (三)探究教学,突破难点

  1.媒体教学,放映形形色色的面具图片。

  提问:根据刚才的面具作品,想一想面具要采用哪些材料?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吗?

  2.你自己收集来的材料和你的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面具具备哪些艺术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面具造型夸张,制作精细,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等。

  3.提问:重新观察老师刚才带来的作品,你能找出其中不足之处吗?

  学生大胆发言:从材料、颜色、造型、制作等方面。

  继续提问:你们有改进是方法吗?

  可以剪贴细节、丰富造型,可粘贴树叶、麻绳等进行装饰。

  最后提问:你们认为做一幅成功的面具还需要注意哪些吗?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点、线、面的结合。夸张变形突出总体,具有较强视觉感,富有自己的感情很重要。

  【设计意图】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解学生的审美程度,从实际出发。

  4制作方法:先构思画稿,再剪贴形象。

  5.制作技法:剪、切、卷、贴、折、画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步骤,在下面的顺利进行制作。

  6.作业:用各种纸材进行制作,借助多种材料辅助制作。

  老师巡回指导,适时指导。

  7.评价讨论

  互评:戴上自制面具上台展示,并向同学介绍你的创意。摆出各种造型,舞动生活。

  评选出你最欣赏的面具

  说一说从同学的面具中学到了什么?

  8.课后拓展

  用面具装饰美化你的生活起居。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化妆舞会。

  9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的不同,可能在制作上有许多不同,但只要能掌握基本制作方法,注重造型能力的表现和颜色搭配就好。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3主题阐释:

  本课内容为苏少版初中美术第十五册第4课《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时间为2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展示风格各异、材料丰富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评述,感悟与体验雕塑艺术的基本语言及独特美感;以学生非常熟悉且能驾驭的泥为媒材进行造型与表现,理解雕塑艺术的本质――以体积和空间的造型方式表达情感。本课为第二课时,通过对身边材料的观察、分析,探究运用新材料表现生命、创造生命的方法。两课时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具有综合性的完整的单元。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处于渴望探求新知识,喜欢张扬个性的年龄阶段,他们会萌发许多奇思妙想并急于表达出来。雕塑艺术学习内容几乎贯穿义务教育的不同阶段,八年级学生较为熟悉,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雕塑的表现方法及精神内涵了解较少。我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长们“掠夺性的爱”的包围下,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环保意识也比较淡薄。

  毕加索提出了“拾来的材料”概念,这一创新性的材料开发使雕塑语言更加的丰富和个性化,因此,教学内容定为:创造之旅――“捡拾”来的生命。教学围绕以废旧物为材料的雕塑创作过程展开,设置了感受材料特点,探究制作方法,创新作品主题,进行创作实践,展示评价作品等一系列环节。教学从体验、感悟到创造、实践,由生活到艺术,层层递进。学生在赏析作品、探究材料、立意构思的过程中,在生命的快乐绽放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废废弃物雕塑的创作规律、艺术语言和精神内涵。

  案例评点:

  课前每班准备一只大纸箱,存放、收集班级师生使用过的废弃物品,如吸管、易拉罐、饮料瓶、胶带圈、报纸、杂志、光盘、电池等,课代表安排学生定期收集、清理、分类。

  (一)展示、表演,与材料亲密接触

  1.展示教师“捡拾”收集来的废旧物品,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其生活来源。

  2.范作展示,学生带着好奇心观望。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一把老虎钳、几根电线,或者一只电子镇流器,几根铁钉,经过我们的手就仿佛具有了生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经历创造之旅,给废旧物以生命。

  二、交流、探究,感受材料特点

  1.师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既容易获得,又具特点的废旧材料?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怎么处理这些材料的?自己是如何收集到的?

  2.学生分组汇总收集的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搜集到的废旧材料分类。

  3.师生交流:与常见的石、泥、铜等传统雕塑材料相比,废旧物作为雕塑材料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材料形态废旧材料种类主要加工方法常用工具

  点状材料稻谷、豆类、电池、贝壳粘贴、串剪刀、美工刀、胶水、切割机、焊接机、铅丝、钳子、线绳、线绳、乳胶等

  线状材料线绳、羽毛、芦苇、草捆扎、粘贴

  面状材料纸张、塑料、布卷、揉、缝制、团、粘贴、累积、弯曲

  块状材料金属、石、木、泥、石膏焊接、切割、堆砌、扎

  师生归纳总结:

  1)废旧材料的种类丰富,生活中常被人们随意丢弃,来源广泛,容易得到;

  2)废旧材料固有的形状、肌理、色彩、质地,呈现不同特点,给人不同感受;

  3)废旧材料形状多样,统括了点、线、面、块等基本造型要素;

  4)废旧材料雕塑方法多样,但容易受材料自身特点限制……

  4.参观了解别组所带材料,根据需要在组间进行适当的调换。

  三、尝试、赏析,探究制作方法

  1.在组内所带的材料中选择较一种材料,思考:可以采用怎样的加工方法使材料呈现体积与空间?学生分组交流。

  2.课件出示表格,总结废旧材料塑造空间体积的一般方法及常用工具。

  3.师生总结:不同的材料应使用与之相适应的制作方法。恰当且巧妙的方法能更好地体现空间与体积。

  四、创意互动,赋予材料生命

  1.我们已经熟悉了材料,也掌握了一定的创作方法,那么,怎么超能赋予材料生命呢?大家来试一试。

  师生商量选取一、二种材料,尝试“头脑风暴”,用不同方式进行空间与体积造型。看谁的创意巧,这么构思的理由是什么。

  一把老虎钳可以是什么?

  头脑风暴第一波:

  螃蟹的钳、动物的脚、站立的人、未来战士、一条鱼、武器、?t望台……

  头脑风暴第二波:

  焊接上一只废簸箕就是一只“寄居蟹”;

  绕上一圈电线就是“运动员”;

  糊上彩纸就是一条“热带鱼”……

  2.那么,艺术家们是怎样让生命绽放的呢?

  1)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你看到了怎样的“生命”?

  2)用什么材料来造型的?

  3)采用了怎样的造型方法?学生展开想象谈感受。

  3.大家一起来试试:仔细观察课前所搜集材料,分组讨论可以怎样造型,选派同学在班级交流(一人或者多人均可,可边介绍创意边演示)。

  师生归纳:要做出生动富有生命的作品,就必须抓住对象的特点,结合材料呈现的基本造型元素及其他特征,敢于想象、创造,才能创造出有生命的空间造型。

  五、创作、实践,生命在快乐中绽放

  1.启发学生构思用材料雕塑的形式为身边的生命“塑像”,学生谈创作设想(材料、方法、构思的独特之处)。

  引导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师生共同帮助学生完善构思。教师引导学生不要追求外形的“像”,而要力求通过材料表现生命的本质、神韵。

  2.以“生命”为主题,创作一件或一组雕塑,可合作也可独立完成。

  要求:

  1)充分利用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美感;

  2)作品构思巧妙,富有创意;

  3.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意识。

  4.教师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设计构思与造型,并给与鼓励。

  六、评价、收藏,体验成功的快乐

  1.作业过程中,迅速将学生创作过程和他们的作品迅速展示出来。

  2.创作基本完成,学生围绕自己创作生命的过程谈创意,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从美术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价。对学生作品的创新之处、独特之处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作品不是那么完美。

  3.在师生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学生对作品进行二次作业。

  成效分析:

  本课首先采用废旧的物品导入,让学生先了解废旧材料给材料分类,激发学生积极加入活动,教师的提问让学生对废弃的材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的形象直观的导入,让学生生发现废弃物也可以塑造生命。

  让学生感受材料的特点,它们各自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加工方法和所需要的工具。教师用表格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

  创意互动学生充分交流、探讨的机会,体会团体合作的乐趣。头脑风波,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的思考,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的思维,大胆的设计让学生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学生在评价、收藏,体验成功的快乐中结束本节课,并完成了本节课件的教学目标。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4一、教材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

  你、我、他)

  初中美术教案本单元依据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设置,学生通过描述、分析、感受、尝试来学习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

  你、我、他

  本课初中美术教案是入学后美术课的第一个教学单元,有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人物特征,关注身边的新同学,帮助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并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以往教学中的人物素描课侧重学生对人物造型、比例、结构的掌握,这个要求对初中学生而言有相当难度。依据课程标准模糊学科界限,降低专业要求的精神,本课更为强调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通过人物头部的描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精神状态等特征。

  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描述同学的相貌特征,尝试用相机捕捉同学最有特征的瞬间,其目的让学生细心观察人物特征,形成一定的视觉感受。教材首页呈现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图片,具有亲切感,以利于进入教学情境。配合教学选择宫六朝的人物头像画重点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如可表现人物特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特征,和学生一起探讨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有效地促使学生能较准确地说出身边同学或绘画作品人物特征。

  教材学习活动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学习"活动一"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设置第二个学习活动,临摹画家的人物头像作品,分析人物特征,体会用笔技巧,学生通过初步体验,感受人物头像的基本画法,为"活动三"作准备。教材提供利用多种材质表现的范图,使学生对不同媒材的表现效果有一定认识,而且难度上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活动三"是本单元的重点,即让学生自主表现,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教材用设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表现方法的思考,鼓励其采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表现,使学生感受造型的乐趣。教材所附学生作业有一定示范作用。

  "评价建议"一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出相应评价标准,以供学生、教师参考。

  资料库对教材中出现的"肖像画"概念作出解释。

  学习大空间中选择了不司画种的头像作品,引发学生对绘画种类、造型手段、表现效果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初步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

  ◆学生能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大胆地表现同学的特征。

  ◆学生能在交互活动中关爱他人、培养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思路

  教材篇首提供的学生照片不是范图,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提示作用,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活动一的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己拍摄照片,在课堂上交流。人物头部特征主要通过脸型、五官、发式表现是教材突显的知识要点,教材提供了画家的头像素描范作,以及局部放大图例,教学过程中可选择重点分析。通过交流、欣赏、分析进入活动二的临摹练习,教材提供难度适宜的素描头像范例,在表现手法上提供不同样式以供学生参考。在教学提示和活动三的要求中提到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通过教材图例分析,还要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讲解。教材中提到肖像画这一概念,以及提供的半身、全身的人物画范图,只是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重点还是强调人物头部特征的捕捉。

  本单元学习需在欣赏感受中体验绘画作品的造型语言,因此范图的选择很重要,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导入注意以情动人,以趣启智,‘结合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尝试。相互分析同学特征的环节应有效控制课堂,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避免攻击性的语言,培养学生健康友好的心态。

  安排学生户外拍摄照片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能合理安排拍摄工具,有效控制教学进度。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进行,首先明确学习活动要求,讲解摄影中的技术问题,然后分组安排组长,对其下达任务并要求及时反馈信息,最后强调纪律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方法很多,而围绕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现"来组织教学是本单元较为理想的一种方式,因为对身边同学的表现会让学生觉得亲切、有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提高学生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现"来组织教学,整个教学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围绕描述同学相貌特征展开,可以通过学生户外拍摄的同学照片展示,或学生自己准备的照片交流,对同学的五官、脸型、发型等特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教师在学生描述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和启发。接下来学生对同学的相貌描述转化到对美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物题材的绘画作品往往通过对人物的面部刻画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在感受人物特征通过什么方面体现的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对范画作深入交流,加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为临摹作品做准备。第三个学习活动应重点讲解夸张手法在人物特征把握中的运用,教学中对夸张手法结合范图分析,同时可以对不同材质表现的不同画面效果有所对比,丰富学生的造型手段。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涉及对五官的角度和形态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把握基本造型特点。学生在"活动三"中尝试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表现手法大胆表现。学生作业减弱对造型、明暗的要求,强调学生对人物特征的把握,以及学生的独特个性表现。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

  你、我、他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是否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说出同学以及绘画作品中人物的特征,关注学生作业是否突出了人物特怔,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合作精神也是评价的重点。对个性表现应予以肯定,并使学生明确提高的方向。鼓励学生参照教师提供的评价指标或教材中的评价建议自评、互评。

  四、教学选择

  教学可以按照学习活动设置安排课时。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同学特征,并尝试用照相机去捕捉同学特征。学生利用照相机观察体验,数码相机是最佳选择,便于及时在课堂上交流。这一活动的实施需要一课时。

  教学也可以用两课时完成,第一、第二个学习活动作一课时安排。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照相设备、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户外教学可能难以开展,可安排课外完成,把拍摄的照片发送到校园网内的班级电子邮箱,或把自己满意的照片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通过分析、描述、感受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本课围绕头像表现这一主题,设置了描述特征、临摹作品、尝试表现三个活动。教材中提供的部分图片资料只是起提示、参考作用,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使用。教师在图片选择方面要作充分准备,教学导入图片可选择本班学生的头像照片,满足学生兴趣需要,选择的分析范图要大而清晰。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本单元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教学单元,良好而融洽的气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指导学生以拍摄方式捕捉同学的特征,学生在相互拍摄的过程中交流认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在描述、感受中认识人物特征及其表现方法。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学需要、实际学情灵活处理,一般以谈话法、比较法为主。谈话应紧密围绕人物特征及表现的相关问题展开,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问要目的明确、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比较法的运用能有助于学生对客观对象形成正确认识,通过生活中人物特征的比较,生活中人物与绘画作品人物的比较,不同形象特征、不同表现形式的人物绘画作品比较等等,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特征,把握造型表现的方法。

  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教师可利用数码相机、摄像机随堂拍摄本班学生,也可以用速写形式示范捕捉本班学生特征。教学展示挂图要大而清晰,作品可以教师自己创作,也可以放大临摹。教师准备的学生临摹资料建议大小合适,学生临摹中无须考虑缩放问题。

  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描述同学特征环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照片,并评出特征最明显的同学,选出代表针对讨论结果发言,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学生作业可采用评比形式,通过学生互评选出形象特征把握最好的作业加以表扬鼓励。

  6.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本课有意识降低难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必要的知识点还应让学生掌握,例如在学生临摹练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范本,使其对范本的构图、形象塑造、技术处理等问题有所理解,如有必要可以示范或准备步骤图,避免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5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上周我在官梨坪中学执教的一堂八年级美术课《巧做鱼挂饰》。我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设置,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及课后反思几个方面说说这堂美术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选择: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一堂自选内容的手工课。

  这样的选择出于两个考虑,一是想为各位老师展示一下我在平时手工课上怎么开展教学的状态,和老师们探讨一下更合理的手工课教学模式;二是在官梨坪中学听课两周感觉美术课缺乏一些活力,想通过可以合作的课程营造相对活跃的课堂气氛。尤其在临近元旦的时候指导学生做一些装饰教室的手工作品,能创造更好的实用价值。

  2、教学目标

  :

  现在的中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当前的美术教学往往也因为教学工具选择的麻烦而忽略手工课的教学,所以我根据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目标:

  掌握用彩色卡纸制作鱼挂饰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立体卷纸和点线面装饰挂饰。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基本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手工操作细致性;通过轻松课堂氛围的营造,尽力让学生获得对手工课的兴趣。

  3、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点线面装饰和用卡纸卷、剪、贴、连的基本方法制作鱼挂饰,我主要利用范例作品引导,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观察、探讨、实际操作完成制作。

  教学难点

  :点线面的合理装饰及如何通过小组协作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提倡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单纯传授者、灌输者,这次培训专家们的讲座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倡导教师营造轻松的,愉悦的美术课堂氛围。所以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力通过范例的展示和过程的示范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示范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注重方式)――讲解(注意细节)――示范(提示步骤)――辅导(讲究方法)――展示(讲求全面)――评价(注重亮点)

  生:初步感知――交流体验――实践操作――展示评价

  师:引导观察――示范过程――分组辅导――评价总结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面对五十几个初次接触的学生,消除陌生感紧张感是首要的,首先我叫出两名学生画出基本的鱼形,然后用神笔马良的神话故事提示,把做好的范例展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本次手工的制作材料和方式,简单明了的工艺和精美的视觉效果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2、知识点提示

  这堂手工课除了鱼外形的绘制,还涉及两个装饰,一是点线面的装饰,二是卷纸条的装饰,一个需要绘,一个需要剪贴。点线面本来是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估计已经淡忘,所以教师用几分钟时间和两张示范作品提示基本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观察鱼挂饰上如何使用点线面来丰富鱼形。卷纸剪贴的部分教师提示让彩色卡纸打卷的基本技巧,即用铅笔拉卷卡纸,并用卷纸卷成圆筒和纸片的方式装饰大鱼部分。

  3、教师示范

  手工制作课程教师的示范很重要,教师通过示范可以演示完整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明了制作的步骤和一些制作细节,教师在黑板上张贴文字步骤和制作注意事项,以便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给出提示。

  4、学生分组操作

  教师提示学生检查课前分发的材料,分组开始制作,这时教师在教室里分组巡回指导,尽可能关注指导到每个小组,在辅导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亮点或者问题及时鼓励、提出并解决。问题的指出能避免其他小组再次犯错,亮点的鼓励更有利于调动课堂氛围。教师除了使用

  轻松幽默的语言关注学生,更需要根据时间提示学生操作进度,以便整体推动完成教学任务。

  5、展示评价

  尽管大多数八年级学生会害羞扭捏,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让别人看到,更希望自己组比其他组做的更好,让每个小组都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展示他们的主体地位,所以展示评价的环节不可轻

  视,教师选择几位在辅导过程中有特点的学生点评作品,然后让学生谈谈本次手工课的体验或收获也能更好的为课程画上句号。

  6、总结拓展

  鉴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本堂课没有让学生设计鱼形以外的挂饰作品,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制作不同形状的挂饰,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寄语学生用巧手制作精美的手工作品装饰我们的环境。

  四、说教学反思:

  尽管在官梨坪中学执教的这堂课上得还算完整,但依然留下了很多遗憾,比如在全班示范的时候忽略了一些制作细节的讲解,比如整体的拼合要注意高低大小的搭配。小组的分工合作虽然在小组内做了指导,但全班性的提示可能效果更好。评价的时候还可以多叫几个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课后拓展可以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范例作品。教师的辅导面关注面可以更广一些。

  其实这是一堂过于简单的手工课,点线面的要素也是在学生小学阶段学过的内容,但结果是学生在画的时候连一个基本的鱼形也画得缩手缩脚的,点线面的装饰更是差强人意。还有一些学生更多的在打酱

  油,缺乏参与的热情,积极主动寻求老师帮助的并不多,这一方面缘于我们日常美术课的过于沉静,一方面缘于我们的教育过于严肃,老师高高站在讲台的局势仍然没有改变,学生没有想去主动走近你的想法,好在课改在继续,我们在改变。这次的三个月国培学习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美术教学我们会努力做到更好!

篇五: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说课

  

  关于初中美术说课稿范文汇编6篇

  说教材

  东皋印派在中国篆刻流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是从雪渔派、徽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区域性流派。东皋印派的印人留传下来的艺术遗产十分丰富,是中国文人篆刻的宝贵财富。东皋印艺讲求构思精致、刀法细腻、章法平稳、匀称调和。印作把书法、章法、刀法三者进行了有机结合,充分展示出书法的笔意美、布局的结构美、用刀的镌刻美,体现出“方寸之地,气象万千”的意境。

  本课教材是本人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实践后编写的,编写时我关注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找到了由他们来继承东皋印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就是通过欣赏来走进东皋印派、通过设计来了解东皋印艺、通过制作来深入东皋印艺、通过研究来传承东皋印艺。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东皋印艺的艺术特色与传承。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东皋印作印文设计与制作。

  说学情

  初中学生经过多年的美术及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无论是在学习方法上,还是知识的容量上,已经具备了解决部分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来至本土的地方民间美术――南通东皋印艺,则更接近于他们的生活,更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这些都给本课的学习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说目标

  就本课教学内容而言,主要是通过欣赏、设计、制作来体验、探讨、研究东皋印艺,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地方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承,让学生在乡土美术学习中打开创造之门,培养综合创新能力。由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界定成三块: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关注南通篆刻艺术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探寻东皋印派中感受不同东皋印作的艺术魅力并尝试设计或制作。

  三、情感与价值观。了解东皋印派作为区域性流派的辉煌历史。引导学生传承地方美术文化资源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家乡、为家乡而自豪的思想情感。

  说教法、学法

  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我主要采取了四种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与本课符合的情境,会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因此本课在导入部分通过播放张艺谋导演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宣传片,使学生从宣传片中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印章的历史和在生活中具体的实用价值,并由此导入研究的主题――东皋印艺。

  二、合作学习法:通过“确定主题”和“探究”让学生围绕老师拟定的相关东皋印派的课题来研究或自己确定的其他东皋印派的研究课题组成自主合作研究小组,完成研究任务。

  三、自主探索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而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渠道,对于地方民间美术资源的研究更是如此。本课通过“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感受不同东皋印作的艺术特色与艺术魅力。

  四、拓展延伸法:学校美术本身就是生活美术和乡土美术的归纳与提升,东皋印派作为南通地方美术中的一朵奇花,我们仅在课堂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将她们运用到生活中去。本课要求学生运用东皋印派的艺术特色尝试进行自己姓名章的设计、制作并尝试运用,不仅促进了这一文化的传承,也将该艺术进行了拓展。

  说教学设计

  按照前面的分析,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关于课堂教学,首先导入非常重要,因为她能创设情境,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所以我准备了张艺谋导演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宣传片,让学生在中国印的介绍中了解篆刻、进而了解东皋印艺,进入课题。

  第四个环节是“欣赏分析”,这个环节教师的主导非常重要,虽然前面我们进行了“探究”,学生已经领略到了一些东皋印派的艺术特点,但他们往往不容易形成合理的分析与系统的归纳。因此我重点通过欣赏与分析东皋印作,和学生来研究东皋印艺的设计与制作特点,以便于他们了解东皋印派的设计风格,掌握设计技巧。

  作业是知识积累,技能锻炼的巩固过程。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所以在本环节我只要求学生能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自己姓名的设计即可。而对条件成熟的学生则可在我的指导下用蔬果块茎或肥皂、橡皮等易于操作的材料进行刻制尝试。

  最后,作业的展示也是对学生美术学习的一次检阅与交流,在这个环节我要求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并进行立体的评价。

  说评价与拓展

  而对学生的评价我注重其发展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这时教师作为评价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注意因人、因时、因地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活动,充分体现多元评价的内涵。本人在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采用了多种方法。如美术课笺中“教学反馈条”就是一个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评价方式。而作品展示时的自评、互评及教

  师点评则是课堂评价的主要体现。结合本课特点,本课我还增加了最佳设计(创意)奖与最佳制作奖的设置,形成了积极向上学习氛围。

  总之,科学的评价方式对于课堂教学的拓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个合适的评价方法必然会刺激学生去关心、去探寻其相关的课题。这对课堂的延伸、学生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本人根据教学实际和本课的特点,认为可以抓住学生在初步掌握东皋印派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技法的创新,以让东皋印艺真正得到传承与发展。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一、教材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

  你、我、他)

  初中美术教案本单元依据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设置,学生通过描述、分析、感受、尝试来学习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

  你、我、他

  本课初中美术教案是入学后美术课的第一个教学单元,有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人物特征,关注身边的新同学,帮助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并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以往教学中的人物素描课侧重学生对人物造型、比例、结构的掌握,这个要求对初中学生而言有相当难度。依据课程标准模糊学科界限,降低专业要求的精神,本课更为强调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通过人物头部的描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精神状态等特征。

  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描述同学的相貌特征,尝试用相机捕捉同学最有特征的瞬间,其目的让学生细心观察人物特征,形成一定的视觉感受。教材首页呈现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图片,具有亲切感,以利于进入教学情境。配合教学选择宫六朝的人物头像画重点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如可表现人物特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特征,和学生一起探讨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有效地促使学生能较准确地说出身边同学或绘画作品人物特征。

  教材学习活动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学习"活动一"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设置第二个学习活动,临摹画家的人物头像作品,分析人物特征,体会用笔技巧,学生通过初步体验,感受人物头像的基本画法,为"活动三"作准备。教材提供利用多种材质表现的范图,使学生对不同媒材的表现效果有一定认识,而且难度上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活动三"是本单元的重点,即让学生自主表现,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教材用设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表现方法的思考,鼓励其采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表现,使学生感受造型的乐趣。教材所附学生作业有一定示范作用。

  "评价建议"一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出相应评价标准,以供学生、教师参考。

  学习大空间中选择了不司画种的头像作品,引发学生对绘画种类、造型手段、表现效果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初步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

  ◆学生能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大胆地表现同学的特征。

  ◆学生能在交互活动中关爱他人、培养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思路

  教材篇首提供的学生照片不是范图,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提示作用,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活动一的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己拍摄照片,在课堂上交流。人物头部特征主要通过脸型、五官、发式表现是教材突显的知识要点,教材提供了画家的头像素描范作,以及局部放大图例,教学过程中可选择重点分析。通过交流、欣赏、分析进入活动二的临摹练习,教材提供难度适宜的素描头像范例,在表现手法上提供不同样式以供学生参考。在教学提示和活动三的要求中提到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通过教材图例分析,还要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讲解。教材中提到肖像画这一概念,以及提供的半身、全身的人物画范图,只是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重点还是强调人物头部特征的捕捉。

  本单元学习需在欣赏感受中体验绘画作品的造型语言,因此范图的选择很重要,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导入注意以情动人,以趣启智,‘结合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尝试。相互分析同学特征的环节应有效控制课堂,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避免攻击性的语言,培养学生健康友好的心态。

  安排学生户外拍摄照片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能合理安排拍摄工具,有效控制教学进度。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进行,首先明确学习活动要求,讲解摄影中的技术问题,然后分组安排组长,对其下达任务并要求及时反馈信息,最后强调纪律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方法很多,而围绕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现"来组织教学是本单元较为理想的一种方式,因为对身边同学的表现会让学生觉得亲切、有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提高学生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现"来组织教学,整个教学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围绕描述同学相貌特征展开,可以通过学生户外拍摄的同学照片展示,或学生自己准备的照片交流,对同学的五官、脸型、发型等特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教师在学生描述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和启发。接下来学生对同学的相貌描述转化到对美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物题材的绘画作品往往通过对人物的面部刻画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在感受人物特征通过什么方面体现的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对范画作深入交流,加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为临摹作品做准备。第三个学习活动应

  重点讲解夸张手法在人物特征把握中的运用,教学中对夸张手法结合范图分析,同时可以对不同材质表现的不同画面效果有所对比,丰富学生的造型手段。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涉及对五官的角度和形态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把握基本造型特点。学生在"活动三"中尝试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表现手法大胆表现。学生作业减弱对造型、明暗的要求,强调学生对人物特征的把握,以及学生的独特个性表现。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

  你、我、他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是否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说出同学以及绘画作品中人物的特征,关注学生作业是否突出了人物特怔,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合作精神也是评价的重点。对个性表现应予以肯定,并使学生明确提高的方向。鼓励学生参照教师提供的评价指标或教材中的评价建议自评、互评。

  四、教学选择

  教学可以按照学习活动设置安排课时。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同学特征,并尝试用照相机去捕捉同学特征。学生利用照相机观察体验,数码相机是最佳选择,便于及时在课堂上交流。这一活动的实施需要一课时。

  五、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本单元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教学单元,良好而融洽的气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指导学生以拍摄方式捕捉同学的特征,学生在相互拍摄的过程中交流认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在描述、感受中认识人物特征及其表现方法。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学需要、实际学情灵活处理,一般以谈话法、比较法为主。谈话应紧密围绕人物特征及表现的相关问题展开,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问要目的明确、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比较法的运用能有助于学生对客观对象形成正确认识,通过生活中人物特征的比较,生活中人物与绘画作品人物的比较,不同形象特征、不同表现形式的人物绘画作品比较等等,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特征,把握造型表现的方法。

  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描述同学特征环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照片,并评出特征最明显的同学,选出代表针对讨论结果发言,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学生作业可采用评比形式,通过学生互评选出形象特征把握最好的作业加以表扬鼓励。

  6.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本课有意识降低难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必要的知识点还应让学生掌握,例如在学生临摹练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范本,使其对范本的构图、形象塑造、技术处理等问题有所理解,如有必要可以示范或准备步骤图,避免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新伙伴》是七年级上册美术课本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是学习人物画的基础课,主要通过观察新伙伴的形态特征、习惯姿势和各种动作、初步了解人体比例、结构和运动规律、重心变化的.表现方法等,并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学生初中三年美术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学习用速写的方法来记录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动手绘画能力。

  3、教学目标:

  ①、知识能力目标:掌握表现人物速写的基本技法。

  ②、过程方法目标:能大胆表现,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相互关心,关爱互助。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材的重点:人物动态速写的表现手法。

  教材的难点:以线条表现人物动态结构,比例准确,线条流畅。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12―13岁的年龄正处于绘画的“转型期”,对所描绘的对象追求“像”为最高标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像”与艺术的“像”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三、教学方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上课前,教师出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照片,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2、问题探秘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讨论。

  3、尝试练习法: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对各种人物动态进行描绘动态线和找重心的练习。

  4、比较欣赏法:老师拿出一些速写作品,让学生结合课本上名家作品进行比较欣赏。

  (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新课标中提出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提倡“以学生为本,注重团队精神与策划意识的培养,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情感,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析

  1、情景导入

  教师把课前搜集好的学生生活相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全班学生分为六组,共同观察相片上同学的各种姿态和表情特征。

  教师拓展引导:同学们再观察一下我们班中的学习伙伴,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是不是很有趣呢?你又想不想把它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究一下如何描画人物对象。

  2、问题探秘

  教师再每组发给一个人体模型,让学生共同探讨以下两个问题,填写好下面两个表格:

  ①、以下人体各部份的长度,相当于多少个该人体人头的长度呢?

  部位

  状态

  手臂

  大腿

  上半身

  全身

  直立

  坐

  盘地

  ②你能说说人体各部位像一个什么形状吗?

  部位

  名称

  头

  上身

  臀

  手臂

  手掌

  脚掌

  各组同学自主探究,填写好表格后,教师再找个别代表到班上发言,讲述本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再加以点拔。

  (这两个问题充分发扬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亲自参加到学习探究中来”的要求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领悟人体的比例和结构规律。)

  3、尝试练习

  ①教师点拔谈话:不同姿态的人物,都有他们不同的重心和动态线,画速写画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动态线,抓准重心。

  ②教师用人体模型摆出一两个人物姿态,演示绘画动态线和重心。

  ③你们能用人体模型摆或用自己身体摆出下面动态,并尝试描画它的动态线吗?

  姿态

  蹲在起跑线

  跑步

  坐着

  盘地

  踢球

  动态线和重心

  4、比较欣赏

  教师将收集到的优秀人物速写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并结合课本上的名家速写作品,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一、说教材

  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正确理解教材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6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展示了黑白装饰画的装饰美感,并引导学生通过点、线、面造型和反白效果来装饰画面。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物象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大胆创造美的能力。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我面对的学生群体特点如下: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广泛体验,产生了与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等艺术手段有关的情感体验,审美观念正逐步形成。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有装饰画的造型经验和能力,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将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多观察,掌握用不同表现方法及装饰手法创作一幅有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掌握,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学会黑白装饰画点、线、面的表现方法和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创作一幅有创意和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实践,能够创作一幅具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善于观察,勇于创造的行为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课程有的放矢,我设置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学习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方法及其装饰手法,感受黑白装饰画的独特魅力。

  难点:创作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五、说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我将采用谈话启发法、趣味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和示范教学法,从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和素描纸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下面就是本次说课的最重要部分,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

  我将出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说一说熊猫一生当中最大的两个愿望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感受黑与白的朴素纯净之美,从而导入课题《黑白装饰画》。

  通过这种脑筋急转弯的导入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发散思维,从而克服学生接受知识的畏难心理并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环节二:描述分析

  我将用多媒体展示黑白装饰画《乡村少女》,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然后向学生提问:这幅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画面给你什么感受?结合画面内容,学生可以思考得出画面描绘了一个扎辫子的小女孩挎着装鱼的篮子的形象,给人一种简洁与凝练的质朴之美。接着追问:画家如何表达画面效果的?学生思考可以得出画家运用黑白两种朴素、纯净的色彩进行表现。白色的辫子反衬出深色的衣服,同时篮子也是通过篮子里黑白相间的鱼反衬出它们的可爱形象的。教师总结出画面利用黑白两种朴素纯净的色彩,用简洁和凝练传递出“海纳百川”般丰富的审美信息,画面运用黑白互衬的手法表现事物,以少胜多。

  然后我会出示带罐子的静物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内容,说说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并说说画面物体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画面综合了点、线、面多种造型因素,大胆将室内外景物组合在一起,并进行概括、夸张和变形造成的装饰效果。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无装饰与有黑白装饰画猫的形象,对比分析它的装饰美。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出装饰过的猫身上布满花朵纹样,这种手法属于添加法,是我国民间美术中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层层设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体会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学习其表现方法和造型手法,从而能自主创作出一幅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符合本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规律。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活动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三:示范讲解

  我将根据一组静物照片示范一幅黑白装饰画。让学生了解黑白装饰画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即创作时要对静物形体进行夸张、变形、排列或简化,抛弃其固有色,采用黑白色进行点线面的重组,表现画面独特的装饰美感。这一过程体现了美术课程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及时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环节四:实践展评

  接下来便请学生选择喜欢的题材和方法,自主创作一幅黑白装饰画。在此期间我会巡视指导,积极发现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对部分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创作结束后,我会请学生将作品展示出来,组成黑白装饰画展,并请他们介绍自己作品,同时请其他学生从画面内容、表现方式和装饰效果等角度欣赏交流,我会进行鼓励性点评。

  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环节五:小结作业

  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来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并进行情感升华,让学生认识到黑白装饰画我们生活带来的美感。作业是请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黑白装饰画的方式把它们描绘下来。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清晰、重难点突出。

  单元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

  *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

  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

  ①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

  教师归纳总结: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②欣赏、评述《粮食》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同学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粮食》(油画)

  本作品是她青年时期时荣获国家奖的成名作,约4米宽的巨幅作品,表现了苏联集体农庄女庄员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的场面。在夏日的明亮的阳光下,集体农庄女庄员们在堆积如山的金黄色麦粒的打谷场上,紧张而有秩序地劳动着。女庄员们兴奋的笑脸和欢快而有节奏的动作,充分显示了经过战争洗礼后的苏联劳动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活风貌。作品构图宏伟,形象生动,主题鲜明,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③欣赏、评述《牛耕》,写观后感受交流。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

  ☆分组讨论、写观后感。

  ☆学生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牛耕》(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砖画)

  ④欣赏、评述《清明上河图》

  ☆展示挂图,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自愿发言,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篇六: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说课

  

  Sometimes,Ialwaysfeelthatmydreamisverybig,thedestinationisfaraway,likeawhimsical,butinfactitisnotsofaraway,justlikethisstepbystep,walkingandwalking.同学互助

  一起进步(页眉可删)

  初中美术说课稿3篇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纸的造型(之一)是浙江省义务教学初中美术第四册第二部分手工制作中一个教学内容,在手工制作中纸的造型是培养学生慧眼、巧思、妙手的有效途经。同时也为学习第六册纸的造型(之二)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依据对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以为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落脚点,我确定本节课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纸造型的特点与作用,掌握其简单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能力目标

  学习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的造型,培养学生的体积和空间意识,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造型思维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的制作方法。

  难点:在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制作过程中双手的协调配合

  (二)说教法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转变,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本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本堂课的课间、课尾,我通过图片、音乐,两次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去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2.讨论互助法

  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和互助精神。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本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学法。

  1.讨论法

  把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讨论促进认识,增进友谊,掌握技能。

  2.学生指导法法

  以学生指导学生,让完成好的学生去帮助其他困难的学生,培养班级同学间的一种团结互助精神。

  (四)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教学过程定位在师生交往、共同探究复习方法,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作了如下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辅助,使本节课的教学更加直观,增加欣赏内容使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更加生动。

  学生:为使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学生在课前准备必须的工具和材料(纸,双面胶,剪刀)

  轻松课间

  显示片头(一首歌曲、教学课题)

  让学生的心逐渐平静下来,给学习创造一种轻松的环境。

  导入新课

  让学生动手折纸――要求把一张纸折出一个立体的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什么叫纸的造型――就是把一张平面的纸塑造成一个立体的行。

  讲授新课

  (一)作品欣赏

  开阔学生视野,了解纸造型的作用和各种形式,揭发求知欲,促进课堂气氛。

  (二)技法讲解

  1、(绘、剪、划刻、切割、折叠、包折、卷曲、组合、粘贴)让学生知道通过这些手法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的形象。我主要通过具体的作品使学生来了解这些技法的运用。

  2、通过提问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掌握纸的造型制作图示中各种线条的作用(提问讨论加深学生了解)

  (三)练习

  制作书中的公鸡使刚学的知识得到应用巩固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以学生辅导学生的方法来完成这次练习,培养了同学间的一种相互协作精神,同时使更多学生能得到辅导上课效率更高。

  纸

  的造

  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纸造型的特点与作用,掌握其简单的制作方法。

  2、学习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的造型,培养学生的体积和空间意识,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造型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在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制作过程中双手的协调配合

  课前准备

  制作《纸的造型》多媒体辅助,让学生在课前做一个折纸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留琼范文网 www.bjcnart.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留琼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